实测7大银行开卡:6家失败!普通人办卡为何比贷款还难?

“我想办张储蓄卡给父母存医疗费,单日至少能转5万。”银行柜员:“先存够钱再来提额。”

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的事。

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在珠海实测7家银行办理一类储蓄卡,结果令人震惊——6家银行拒绝直接给予5万元日转账额度,有的甚至直接限额1000元/天。

更离谱的是,有银行柜员直接反问:“你急着用钱,是不是要参与诈骗?”

银行防诈骗,本是为了保护储户,但如今,普通人想办张正常使用的储蓄卡,却比贷款还难。

这背后,到底是银行风控过度,还是我们真的被当成了“潜在罪犯”?

【实测结果:7家银行仅1家达标】

记者以“为父母准备医疗费,需单日转账5万”为由,走访珠海7家银行,结果如下:

7家银行,仅1家达标!

更讽刺的是,厦门国际银行作为唯一达标的银行,全程只用了10分钟,既没有强制绑定APP,也没有要求提供额外证明。

其他银行呢?

广发银行:新卡限额1000元,半年后才能提额。

中信银行:强制绑定理财APP,否则无法开卡。

浦发银行:要求绑定至少2个支付平台,否则不予办理。

银行防诈骗,防的到底是谁?

【银行开卡,为何变成“闯关游戏”?】

1. 过度索证:办卡比贷款还麻烦

记者在光大银行被要求提供社保缴纳证明,理由是“身份证属地与父母所在地不一致”。

但根据银保监会规定,银行不得强制要求提供居住证、工作证明等额外材料。

2. 强制绑定:不买理财,别想开卡

浦发银行要求绑定至少2个支付平台,否则无法开卡。中信银行则直接引导用户下载理财APP,美其名曰“方便管理资金”。

这算不算变相捆绑销售?

3. 限额离谱:1000元能干什么?

广发银行新卡限额1000元/天,柜员淡定解释:“半年后没问题才能提额。”

但问题是——

1000元连住院押金都不够!

如果父母突发疾病,难道要提前一周预约取款?

【银行防诈骗,为何让普通人买单?】

2020年“断卡行动”后,银行对开卡审核趋严,但执行过程中,却逐渐“跑偏”:

银行怕担责,干脆“一刀切”

某银行柜员私下透露:“如果开出去的卡涉及诈骗,我们会被罚款甚至追责。”

结果: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新市民、自由职业者最受伤

无固定工作?无社保?无本地户籍?抱歉,你的金融需求不重要。

限额太低,反而逼人走“灰色渠道”

急需用钱的人,正规银行转不了,只能找私人借贷,甚至被骗进非法集资。

【银行服务,何时才能回归“便民”本质?】

1. 银行该防的是诈骗,不是普通人

招商银行在核实工作信息后,当场将额度提升至3万元,证明风控可以灵活调整。

厦门国际银行10分钟开卡,既合规又高效。

2. 监管该出手了

银保监会早已明确:✅ 不得强制要求额外证明材料✅ 不得捆绑销售金融产品

但现实中,有多少银行在违规?

3. 用户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我只是想给父母存点钱,为什么这么难?”

“银行防诈骗,能不能别把普通人当罪犯?”

【结语:你的金融权利,不该被“限额”】

银行防诈骗,本是为了保护我们。但如今,普通人办张储蓄卡,却要像“自证清白”一样艰难。

我们支持反诈,但不该让正常金融需求成为牺牲品。

你最近去银行办卡顺利吗?是否也遭遇了“证明难题”或“强制限额”?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更多人看到,银行服务,该回归“便民”了!

(本文基于南方都市报实测数据,结合用户真实案例撰写)

【互动话题】

你去银行办卡被刁难过吗?

你觉得银行限额合理吗?

如果急需用钱,但银行限额太低,你会怎么办?

你的每一句吐槽,都可能让银行改变!

#实测7大银行开一类储蓄卡有多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