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军为什么强大,德国人研究后说,有四个原因很关键

德国佬最爱较真了,二战败了也得研究个明白。1950年那会儿,他们眼睁睁看着远东那场仗,越看越摸不着头脑。

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多,家里穷得叮当响。美国呢?全世界最壕的主,钢铁产量是咱们的144倍,GDP差着几十倍。按理说,这仗压根没法打。

德国军事专家坐不住了。这帮人就是这脾气,越是想不通的事儿越要钻研透。他们翻箱倒柜找资料,派人实地走访,硬是花了好几年功夫。

研究来研究去,德国人发现了四个让他们大跌眼镜的秘密。

敢打这一仗,压根不是脑子发热

当时谁都觉得中国疯了。刚打完解放战争,老百姓盼着过安生日子,你还要跟世界老大动手?

德国人算了笔账,差距大得吓人。1950年中国钢产量61万吨,美国8785万吨。中国人均粮食300公斤,美国2000公斤。就这条件,谁敢硬碰硬?

毛主席那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德国专家琢磨了半天。后来他们明白了,这不是赌气,是看得远。美国要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地方插刀子,不在朝鲜打住他们,以后更难办。

240万志愿军分批开赴朝鲜。德国人这才反应过来,中国是真干,不是做样子。

这支军队有股子邪门的劲儿

德国专家研究志愿军的情报工作,发现了猫腻。美军装备那么先进,卫星飞机啥都有,怎么老被志愿军摸个底朝天?

秘密在朝鲜老百姓身上。志愿军一到朝鲜,跟当地人处得跟一家人似的。美军在哪儿,有多少人,要往哪儿走,老乡们门儿清。

更神的是志愿军改造部队的本事。德国人当年帮国民党训练过军队,知道那些部队啥德行。可这些部队一编入志愿军,立马像换了个人。

秘诀在政治工作。志愿军让每个战士都明白为啥要打仗,为谁打仗。这一下子,整支军队的精气神就不一样了。

德国人直摇头,这种组织能力他们见都没见过。

夜里的朝鲜是志愿军的天下

美军最怕的就是志愿军的夜战。一到晚上,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换了手。

1950年11月1日,云山战斗打响。德国人后来复盘这一仗,发现志愿军的夜战简直是艺术。

美军虽然有照明弹,有夜视仪,可志愿军像幽灵一样在黑暗中穿行。他们能在漆黑的夜里准确找到美军的薄弱环节,一击致命。

长津湖那一仗更狠。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志愿军穿着单薄的棉衣,硬是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给包了饺子。

德国人看了美军的战报,心里发毛。美军士兵说:"朝鲜的夜晚是属于中国人的。"

志愿军的坑道战术更让德国人开了眼。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挖出了一套地下作战体系。敌人在地面轰炸,志愿军在地下反击。

德国专家算了个账:1951年夏秋,美军平均40到60发炮弹才能伤亡志愿军1人。到了1952年4月,这个数字变成646发。

坑道工事救了多少志愿军的命?德国人心里有数。

这种精神力量邪了门了

最让德国人想不通的是志愿军的精神状态。在那种极限环境下,他们怎么还能保持那么高的斗志?

长津湖有个"冰雕连",整个连队冻死在阵地上,每个人都保持着战斗姿势。德国人看了照片,半天说不出话来。

黄继光用胸膛堵机枪眼,邱少云烈火烧身一动不动。这种事儿要是写在小说里,德国人都觉得太夸张。可这就是真事儿。

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支持。前线缺啥,后方就捐啥。丹东那边,1900多个年轻人给志愿军献血58万毫升。

德国专家怎么也想不明白,为啥中国人能这么团结?在西方,政府要老百姓掏钱支援军队,那得费多大劲儿?

志愿军战士的家书让德国人看懂了一些。黄继光写给妈妈:"为了让所有受苦的人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

邱少云临出征前写道:"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

这些话朴实得不能再朴实,可里面那股劲儿,德国人感受得到。

志愿军为啥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德国专家得出结论:他们知道自己在为正义而战。

战争结束后,德国人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承认,志愿军的胜利不只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一支军队要是有了信仰,装备差点儿也能打胜仗。这话德国人以前不信,现在信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