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急需武器,特朗普甩锅欧洲,俄劝诫局势已经失控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周要飞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面对面会谈。这次访问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乌克兰急需的“战斧”巡航导弹和“爱国者”防空系统能否到手。 特朗普的态度却异常明确,他公开表示乌克兰“想进攻”,但美国不会白白提供武器,欧洲该出钱买单。

泽连斯基的紧急求购背后,是乌克兰战场日益严峻的形势。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突然下令解散了负责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广阔战线的第聂伯河战略战役部队集群。 这一关键作战编组的解散,被普遍解读为乌军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直接导致前线指挥链混乱,俄军趁势在扎波罗热方向加强炮击,在顿涅茨克方向尝试突破乌军阵地。

与此同时,乌克兰无人机成功深入俄罗斯领空700多公里,袭击了阿尔扎马斯卡亚的变电站,导致为输油管道泵站和高尔基铁路供电的设施瘫痪。 这类远程打击虽对俄罗斯能源设施造成长期困扰,但有分析指出,俄罗斯的汽油短缺问题可能将持续至2026年中期。 然而,这类战术成果难以扭转整体战局,乌克兰面临的兵力短缺问题更为致命,伤亡累计已超170万。

特朗普政府对乌军援政策已彻底转向。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与北约正在建立一种新机制:乌克兰提出武器需求清单,由北约成员国出资向美国购买,再转交乌克兰。 这意味着美国从拜登时期的直接无偿援助,转变为“欧洲出钱、美国接单、乌克兰收货”的“交易型”模式。 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坦言,美国现有的“战斧”导弹库存约4150枚,能提供给乌克兰的可能仅在20至50枚之间。 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这个数量不足以改变战局。

泽连斯基曾公开要求盟友每月提供至少10亿美元,专门用于购买美国武器。但乌克兰财政已濒临枯竭,2025年财政赤字高达400亿美元。 为获取武器,泽连斯基政府甚至考虑以国内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收益作为抵押,这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的强烈抗议,基辅街头出现“资源不是筹码”的示威活动。

欧洲国家陷入两难境地。 德国总理默茨已宣布不再限制援助乌克兰武器的射程,但匈牙利明确反对紧跟美国“反俄”政策,波兰为军援运输问题与盟友争执不休,德国民众对援乌的支持率已跌破40%。 欧洲自身经济也面临能源价格飞涨、企业外迁的困境,却要硬着头皮为美国军购订单买单。

俄罗斯对西方可能提供“战斧”导弹发出强烈警告。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这将使俄美关系出现“最危险的局面”,直接损害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前景。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此前已警告,若欧洲国家以“维和部队”名义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可能动用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也曾宣称,在必要时会使用核武,这被解读为俄罗斯在战略僵局下对西方的“核边缘政策”威慑。

战场之外,国际力量博弈加剧。 普京批准了俄罗斯与古巴的军事合作协议,5000名古巴士兵据报已抵达乌东战区,这支被称为“美国后院王牌打手”的队伍,擅长渗透突袭与巷战,其月薪高达2400美元,是古巴国内收入的数十倍。 俄罗斯代理常驻联合国代表波利扬斯基则在安理会强调,俄罗斯“绝对不接受”任何允许北约国家参与管理乌克兰控制区的方案。

特朗普一边向泽连斯基施加压力,要求其展现参与和谈的“诚意”,一边与国防部长海格赛斯部署对委内瑞拉疑似毒品恐怖分子船只的打击行动,这已是美国第六次类似行动。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承诺购买200亿美元阿根廷比索以支撑米莱政府的经济,但这一支持并未能扭转阿根廷外资撤离、经济下滑的局面。

军火贸易在这场冲突中持续火热。 美国国务院近期批准了总额3.22亿美元的对乌军售,提供“鹰”式防空导弹系统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 而乌克兰甚至探索出“反向创收”路径,试图将自家战场验证过的无人机技术打包卖给美国,以换取外汇并拉住美国不致彻底撒手不管。

乌克兰未来三十年的债务预计将高达2142亿欧元,相当于其去年全年财政收入的八倍。 如果接受美国以矿产开采权抵偿债务的方案,国家可能陷入长达四百五十年的偿债周期。 在顿涅斯克地区,夜空中持续数分钟的爆炸光点照亮战场,乌军特种部队利用无人机精准摧毁俄军的补给与增援力量,俄军则被指试图通过下水道潜入红军村城区,但被乌军识破并布设地雷封锁。

俄罗斯国防部声明称,为回应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进行了打击,包括导弹和火炮武器库、军用机场、防空雷达站及外国雇佣兵临时部署点。乌克兰总参谋部则确认,乌军在扎波罗热东南的奥里西夫方向推进了约3.5公里,并俘虏了多名俄军士兵。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批评普京变得“疯狂”,同时指责泽连斯基“说的每句话都在制造麻烦”。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称,这是特朗普的“情绪化反应”。 泽连斯基预计将在访美期间阐述其对俄“进攻”的理由,但美国白宫尚未就提供“战斧”导弹问题作出最终承诺。

武器采购的拉扯、债务的累积、资源的抵押、核威胁的阴影,交织成一场超越乌克兰战场边界的复杂博弈。 当所有参与者都声称追求和平时,军购账单却不断堆高,而冲突的终点依然隐匿在迷雾之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