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71岁“搬砖”还债,王思聪的无限金钱外挂,为何失效了?

你我月底愁花呗,首富发愁几百亿。

听起来不是一个量级,但那种被账单追着跑的窒息感,是相通的。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的账单是消费主义的镰刀,而老王的账单,是他曾经用来收割世界的镰刀,现在反噬了。

最近关于王健林的“限高令一日游”,简直是一出精彩的商业悬疑剧,充满了草台班子式的黑色幽默。

前脚刚爆出71岁的老王因为区区1.86亿的执行款被限制高消费,后脚这限高令就跟临时工一样,干了三天就被开除了。

万达内部人士出来解释,说是“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乌龙。

这话说得就特别有艺术感。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私下跟债主爸爸聊得好好的,正准备打钱,结果法院那边的系统没更新,直接一个大逼兜就扇上来了,搞得大家都很没面子。

但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里。

限高令来了。

全网吃瓜。

限高令又没了。

怎么回事?你以为是王者归来,老王宝刀未老?

想多了,朋友。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压力测试,是债主在告诉老王:你看,我动动小指头,就能让你上热搜头条,让你坐不了飞机头等舱,让你住酒店都得看星级。识相点,该卖的赶紧卖,该还的赶紧还。

这哪是什么乌龙,这分明就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警告,就像汽车仪表盘上突然亮起的发动机故障灯,虽然你重启一下它灭了,但你心里清楚,发动机那异响,可是一点没小。

真正让人唏셔的,不是这出闹剧,而是闹剧主角的状态。

前段时间老王在新疆考察的照片,看得人心里一咯噔。

照片里的他,头发稀疏,身形单薄,一件短袖T恤穿在身上显得空空荡荡,肩膀都快撑不起来了。整个人瘦到脸颊凹陷,背也有些驼,眼神里透着一股被生活反复捶打后的疲惫。

这哪里还是那个在年会上高歌一曲《一无所有》的商业巨子,这分明就是个小区门口晒太阳的普通大爷,而且是看起来心事重重的那种。

71岁,本该是提着鸟笼、盘着核桃、在公园指点江山的年纪,老王却还在全国各地的工地上“搬砖”,为万达这个巨大的机器寻找最后一点燃料。

去年有人拍到他在大理寺庙烧香,那时候他就已经瘦得让人心疼。对于一个曾经站在商业之巅的人来说,求神拜佛,往往意味着能用的办法,真的不多了。

为了还债,老王这两年几乎是在进行一场资产的“快种快收”。

从几十座万-达广场到酒店管理公司,再到金融牌照,只要是能换成现金流的,几乎都被摆上了货架。这就像一艘正在漏水的巨轮,船长只能不断地把船上的豪华家具扔进海里,只为让船能再多漂浮一会儿。

外界看着五一期间万达还有60亿的销售额,好像风光依旧。但财报这东西,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

风光的销售额背后,是上千亿的有息负债,是几百亿嗷嗷待哺的短期债务,而手里的现金,连堵上这个窟窿的零头都不够。

所以,这次限高取消,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海面短暂的平静。只要债务的大山还在,71岁的老王,就没法真正歇下来。

爹在国内苦苦支撑,儿子在日本潇洒度日。这剧本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

但王思聪的潇洒,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前脚有人拍到他在大阪赌场翘着二郎腿,后脚就传来他上海6000多万买的豪宅,降价到5000万还无人问津的消息。这一买一卖,不算装修,里外里亏了三千多万,这钱放普通人身上,几辈子都赚不回来。

豪宅卖不掉。

名表在出手。

公司也转了。

他真的没钱了吗?

废话,不然你以为他真跑去日本研究二次元和工匠精神,体验生活啊?

所谓的在东京买大平层,把国内百万电视的维修师傅请过去,这种排场更像是一种最后的倔强。他在用一种极致的消费行为,试图掩盖自己资金链的紧张,维持“国民老公”最后的体面。

王思聪的困境,本质上,是他的“游戏体验”结束了。

过去,他就像一个开了无限金钱外挂的氪金玩家,不管项目怎么烧钱,熊猫直播亏掉20亿,他眼都不眨一下。因为他知道,背后有他爹这个最强“GM”给他兜底。

但现在,GM自己都快被系统删号了,他这个玩家的“外挂”自然也就失效了。熊猫互娱破产多年,欠下的7个亿,至今还在被法院追着强制执行。

所以你看,他最近在日本奢侈品店,都不再是包场扫货,而是会犹豫了。

这种犹豫,就是成长的开始。

万达父子今天的困境,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万达的崛起,是典型的“瞎积薄发”,踩中了中国房地产和城镇化最狂飙的二十年。靠着“借新还旧”的杠杆游戏,疯狂扩张,负债率一度高得吓人。那时候,胆子大就是生产力。

但游戏规则是会变的。当2017年调控收紧,银行抽贷,监管的哨声响起,这场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就开始晃了。海外那些几百亿的投资,买影院,买球队,最后都成了烫手的山芋,亏得血本无归。

老王的奔波,本质上是在为过去那个“买买买”的狂野时代买单。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上半场你出拳有多猛,下半场喘气就有多粗。

而王思聪的困境,则是一个关于“靠山”的故事。他过去的成功,更多是资本的成功,而不是他个人的成功。当资本的潮水退去,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裸泳。

这场危机,对老王来说,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但他没有跑路,没有转移资产,而是在用一个71岁老人的方式,一遍遍地卖资产还债,维持着一个企业家的底线。这一点,值得尊重。

而对于王思聪,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好的“商学院”。当他不得不亲自计算每一笔开销,亲自面对每一个债主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钱到底意味着什么,商业到底是什么。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没有永远的首富,也没有永远的“国民老公”。

王健林曾经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现在他可能更明白,胆子大后面,还得跟着一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对于曾经站在山顶的人来说,这粒灰,是把他曾经登上的那座山,还给了他。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