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计算,听起来挺枯燥?

收益计算,听起来挺枯燥?

先别急着划走,咱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人十年前买了10万元的光大银行股票,当时股价大约4块,算下来能拿到25000股。

这十年间,光分红就拿了四万五千多,听着不错吧?

可现在呢?

股价跌到了3块4,当初的持仓市值缩水到八万五,虽然加上分红总资产有十三万,账面上看赚了30%,但仔细一琢磨,这收益几乎全靠分红撑着,股价本身是跌了的!

这事儿啊,就跟咱老家地里种的玉米一样,看着长势喜人,结果一到收成的时候,发现穗子小得可怜,白忙活一场。

存股收息,这策略本身没毛病,就像农民伯伯盼着秋收一样,谁不希望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呢?

但问题就出在“闭眼入”这三个字上。

有些股票,股息率是挺诱人,但架不住股价长期横盘,甚至是阴跌不止啊!

你指望着它分红,它却惦记着你的本金。

更扎心的是,分红的金额往往还会随着公司净利润的下降而逐渐减少,简直是双重打击!

想当年,我刚入行的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那时候,我对财务报表一窍不通,只盯着那几个鲜红的数字,觉得股息率高就是好。

结果呢?

买了一只夕阳产业的股票,刚开始几年分红还行,后来公司业绩越来越差,分红越来越少,股价也跟着一路下跌,真是欲哭无泪。

说起来,投资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一样,不能光看外表,还得看内在。

有些股票,表面上光鲜亮丽,股息率高得吓人,但实际上,公司可能已经面临经营困境,只是在勉强维持高分红,以此来吸引投资者。

这种股票,就像是穿着华丽外衣的“渣男”,迟早会让你血本无归。

所以啊,存股收息,不能只看股息率,还得关注公司的基本面。

要选择那些高股息,同时又带有一点成长性的股票。

至于不同的行业,成长性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对于低负债的企业来说,关键要看净利润是不是有部分留存转化为净资产,这样净资产收益率才能越高,净利润增长速度才能更快。

对了,最近有个新闻,说某家银行的利润增速放缓,导致股息率下降,股价也跟着下跌。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股息率陷阱”。

当然,话说回来,选股这事儿,谁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关键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才能在这个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

你觉得,除了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还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判断一家公司的成长性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