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机厅躺赢6个座位?谁给他们的“外籍特权”?
谁规定候机厅是VIP包厢?脱鞋躺卧6个座位,劝都劝不动!10月16日上海虹桥机场这出戏,直接把'外国人特权'的遮羞布撕了个粉碎——
原来某些人连基本规矩都不用守,只因贴着'外籍'标签?
事件复盘:特权思维的"国际版"
两名外籍旅客脱鞋霸占6座,工作人员劝阻无效后甩锅"个人素质"。但仔细想想,这剧本是不是似曾相识?厦门酒店不让中国人穿拖鞋进餐厅,却对光脚老外笑脸相迎;宝马MINI给中国访客塞饼干,转头给老外发冰淇淋;崂山检测点工作人员对插队老外说"给个面子"...
凭啥他们就能特殊?
特权产业链:从"外事无小事"到"外宾优先"
看看青岛崂山的处罚条例:扰乱公共秩序最高可录入信用黑名单,但现实中呢?广州外籍确诊患者咬伤护士,西安老外打砸防疫人员,最后不过"限期离境"了事。更讽刺的是,某些机构为讨好外宾,连"代报案破案"的都市传说都编得理直气壮。
江苏省曾给外籍学生发5-9万年薪奖学金,是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
深层病灶:集体焦虑与规则双标
为什么大家炸锅?因为这戳中了三大痛点:
公平焦虑:中国旅客候补车票被秒抢,老外却能"优先购票"尊严冒犯:青岛大嫂煮饭辅导邻居孩子被网暴,某些人对外宾却宽容到纵容制度失信:当"外事无小事"变成"外宾无底线",普通人连投诉都像碰瓷
"他们不是在躺卧,是在践踏每个人的尊严底线!"
破局之道:从"特殊照顾"到"规则刚性
执法升级:参考孝感市文明条例,对扰乱公共秩序者直接信用惩戒认知纠偏:哈尔滨文旅用"人工月亮"引爆304万客流,靠的是文化自信而非跪舔式服务价值重构:就像日照纪委强调的——公职人员公共场所失德,必须严惩
真正的国际化,从来不是跪着迎接世界。当我们在青岛街头为防疫人员鼓掌时,在南京地铁为老外补票时展现的善意,才是大国公民该有的模样。
特权不是文明的勋章,平等才是最大的尊重!
(本文事实依据来自公开报道,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最新资讯
- 2025-10-27卡拉格对萨拉赫的担忧,不只是状态那么简单
- 2025-10-27斯洛特昏招废麦卡,马奎尔准绝杀,曼联2-1破利物浦主场不败金身
- 2025-10-27印尼足协宣布主教练克鲁伊维特下课,昔日豪言壮语成过河拆桥笑柄,球迷质疑决策真相引发热议
- 2025-10-27中国新型六吨级直升机取代直九系列,实力究竟有多强大?
- 2025-10-27伊朗远程攻击与无人机齐袭引发热议!以色列联合美英约旦4月14日深夜紧急拦截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