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核心人物进入美联储,米兰百年规则大调整背后隐藏哪些深层原因

美联储理事米兰“另类观点”引发货币政策变局,特朗普政府影响力备受关注

美联储每次议息会投票,通常气氛自家人都挺统一,不是集体支持,就是极少数服从大多数。但到了2025年9月,现场气氛却有点不一样11票赞成降息,偏偏只有米兰一个人坚持要一步到位,把利率降多一倍。这哥们刚上任一天,就投出反对票,把市场和业内都搞愣了,很多人嘴里直呼想不通。

米兰不满足于会议上的另类举动。不到一周,他又现身纽约经济俱乐部,直接跟一众金融大咖分享自己的降息方案,认为美联储当前利率过高,2%才是正合适。这和他的同事想法明显对着干,让不少人心里开始犯嘀咕,到底这背后有没有政治上的深意。

更让人议论的是米兰的身份。话说他都当上美联储理事了,居然还挂着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只不过名字上说暂时休假,这就让外界不免怀疑,特朗普团队是不是想借着他的双重身份,让美联储走得更靠近白宫。毕竟,美国金融圈最怕的就是货币政策被政治干预,一旦这种界限变模糊,谁都不知道后果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说起来,米兰也是个人物。他家里是干政策的,大学本来学生物,一转念去学了经济和哲学,思路比纯经济圈的人宽了不少。哈佛读博时,老师还专门教他怎么讲道理让政客一听就懂,连经济学家的怀疑主义也吸收了不少。这背景,让他看金融市场时爱刨根问底,更敢跟传统唱反调。

米兰在金融圈混过,也在政策圈摸爬滚打过。2000年代他在资本市场见识了贸易体系对美国的影响,认为全球化也带来不少隐忧。后来干起白宫高级顾问,亲自参与疫情救助法案,等到拜登上台后,又跑到智库做研究,还写了好几篇主张产业“再本土化”的文章,被特朗普团队一眼相中。用他自己的逻辑,美国制造业要回流,需要给贸易政策加点关税,还得让美元贬值,但操作空间可没那么大,结果又提出新招,像拿补偿和税率慢慢调节。

这种混搭的政策理念在专业圈分歧巨大。特朗普团队觉得米兰脑路清奇,想法落地快,还会包装自己的观点,跟狠角色纳瓦罗比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但不少经济学大佬则直言不讳,批评米兰用的“数据和假设都有问题”,甚至喊出连政策都看不上,根本不是国际社会能接纳的方案。

更刺激的是,米兰不只主张降息,还揪出美联储体系的“集体思维”,要总统能随时解雇理事,缩短任期、扩大投票权,还把预算让国会操心,动静闹得比传统美联储做派来得激烈。有人直接说,这种提法就是让美联储变身为“政治化机构”,那些金融老手和专家都焦虑起来,担心美联储会不会因此丢掉多年建立的独立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这些争议避而不谈,只强调要坚持独立,但外面的怀疑声却一浪高过一浪。眼下最大悬念,就是米兰的“改革套餐”到底能推进多少,美联储愿不愿意买账,以及这一套做派会让美国和全世界的金融局势变成啥样。大家觉得美联储这回会迎来大变革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