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

明明晓得该咋做,可偏偏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明明规划要进行长期投资,可总是轻易被短期的波动影响到神经。在这背后,有着人性所织就的如同天罗地网般的东西。

中国有很多股民,数量超过2亿呢,大概能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5%吧。但有个很现实的事儿,这里面90%多的股民都在亏钱呢。

即使是投资三百到一千万的大户,人均亏损也高达16.45万元,更不用说小散了。为什么不论牛市熊市,无论学了多少炒股技术,大部分人终究逃不过亏损的命运?

1、七亏二平一赚,数据背后的残酷现实

股市里一直有“七亏二平一赚”这种说法呢,其实真正盈利的比例比这还要低。2019年上海交易所做的统计数据表明:投资在十万元以内的那些小散户呀,人均亏了2450元;投资在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之间的股民呢,人均亏了6600元。

这些数字只是冰山一角。问问身边炒股超过三年的朋友,有几个真正赚到钱?再看看券商后台数据,你会发现所谓的“百分之二十赚百分之八十亏”几乎是个弥天大谎。

2、巴菲特的总结,散户亏钱的三大根源

股神巴菲特曾在致股东信中总结散户亏钱的三大原因:

一是频繁交易(A股散户换手率高达300%-500%,世界之最);

二是跟风追热点(以市场流行风尚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三是高买低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进出市场)。

这三点几乎描写了所有散户的炒作状态。但为什么全世界散户在亏钱这件事上表现得如此一致?答案只有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

3、即时满足,人性深处的致命诱惑

人类在漫长进化史中形成了“即时满足”的天性。在原始时代,有食物就立马吃掉是最佳生存策略,这个策略的历史长达百万年,而人类文明史不足万年。

想想你是不是这样:今天下注,今天就想看到结果;发了信息,希望对方下一秒就回复。大部分股民倾向于短线操作,因为很快可以得到反馈和满足。

频繁地进行操作满足了人们与生俱来的投机心理,今天买入明天就能看到收益,这种立刻就能得到反馈的情况让人难以抗拒。重点并不是每一次操作都会亏损,而是市场偶尔会给些好处,让你感受到赚钱的滋味,这就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奖励机制。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引发人上瘾的重要原因,和赌博的运作模式完全一样。

4、情绪干扰,知行合一的致命障碍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就是执行不了明明可以翻三倍,我却跑早了;按计划止损只亏一点点,最后却下不了手,腰斩出局。”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只要是人,就难免受到情绪和非理性的干扰。我们的大脑由系统一和系统二组成:系统一主宰情感情绪(本能反应),系统二主宰理性思考。因为理性思考消耗更多能量,人类为了保存能量,能不动用系统二就不动用。

瓦伦达心态就是最好的例子啦。卡尔·瓦伦达是个走钢丝的演员呢,之前每次成功演出的时候呀,他就只想着怎么把钢索给走好。可在1978年波多黎各那场表演之前呢,他老是念叨“这次太重要啦,绝对不能失败”,最后就失足掉下去啦。

当我们带着“必须赚钱”的欲望交易时,我们的决策质量一定会大幅下降。投资天才利弗莫尔因为想给老婆买件貂皮大衣而去交易,结果亏了180万,足以买两千件貂皮大衣。

5、群体效应,独立思考的永恒天敌

人一旦融入群体之中,智商就会降低。股市本身就是由人组成的庞大群体,只要是群体,本质上就具有群体的一切特征。

在进化的历程里,模仿以及避免不一致,这是普通人生存的最好办法。要是在一群特别喜欢刘德华的粉丝当中,就算你展现出没那么喜欢的样子,都有可能被当作跟大家不一样的人。为了避免被当成异类,最棒的策略就是跟大部分人保持一样。

历史上智商最高的牛顿也无法忍受英国股民在南海股票上的狂热,用自己的积蓄在高点追进南海公司,亏完后感叹:“我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行,却无法计算出人性的狂热。”

这种跟风心理与嫉妒心理结合,形成了心理上的核爆炸效应,产生巨大的力量,使每个交易者几乎在劫难逃。不要以为参与炒作郁金香的都是低智商群体,当时几乎整个欧洲的贵族都参与其中。

6、克服天性,走向盈利的必经之路

要想在股市里赚到钱,就得明白这些跟人有关的弱点,接下来特意去克服它们:

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很多股民在没完全掌握宏观经济、行业走向以及公司财务等方面知识的时候,就盲目地进行投资。

2.制定投资策略并且要严格去执行:许多投资者压根就没有投资策略、选股的策略、对资金进行安排的计划以及止盈止损的计划,完全就是凭借着自己的直觉来进行交易。

3.把握情绪保持理性:成功的投资者在心态方面既理性又冷静,他们能够驾驭内心的贪婪和恐惧。与之相对比,那些遭受亏损的股民特别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总是盲目地一看到上涨就买入,一看到下跌就卖出。

4.别老是进行交易:老是交易不但会提升交易的成本,还非常容易让股民在不合适的时间进入或者退出市场。

5.要一直保持长远的眼光:就算是最好的交易方式,偶尔也会有亏损的时候。要是只根据短期的表现来评判交易方式的好坏,那很有可能就把最好的方式给剔除掉了。

6.学会延迟满足:几乎所有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延迟满足感是长期主义的心理基础。

7、长期主义,穿越牛熊的终极法宝

张一鸣在他的博客里出现最多的词汇是“延迟满足感”。他说:“延迟满足感不在一个段位上的人根本无法对话。”张磊提到最多的则是“长期主义”,这是我们知道延迟满足感是长期主义的心理基础。

从股价对公司基本面的反映时间来看,35年的时间才会有比较可靠的相关性。如果频繁交易,大概率会导致失败。

成功的投资者都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把亏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利润能够持续增加。但实际上,许多散户却恰恰相反,他们变成了那种“只惦记着赚钱就赶紧跑,亏了却舍不得卖出股票”的人亏损一直拖着,没有个尽头,变成了长期的亏损,而只要赚了一点钱,就立刻把钱拿到手,特别担心利润又跑掉了。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得知,投资者对待收益和损失的态度不一样。在盈利的时候,他们不想再去冒险让收益继续增多,而是赶紧把赚到的钱拿走;在亏损的时候,他们更偏向于觉得未来价格会上涨,最后被牢牢套住后就变成了深度套牢。

瓦伦达的悲剧发生后,他的太太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停地说这次演出太重要,绝不能失败。以前每次成功演出,他都只想着如何走好钢索,不去想结果。”

炒股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一心想着“必须赚钱”、“不能亏钱”,我们的动作就会变形,决策就会失衡。构建一套可行的投资体系只需要三年,但防止这个体系不受情绪伤害,却需要一辈子。

这就是为啥所有厉害的投资大师最后都迈向了哲学和佛学呢?因为唯有超越人性,才能够获取真正的投资自由。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