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暴跌9成的地产股,为何获张素芬徐开东集体抢筹?外资也重仓买入,成前十大股东

一家市值不足30亿的天津地产公司,股价从13元跌至1.8元,九年时间市值蒸发超九成,却在2025年二季度同时吸引了两位知名牛散和张素芬的集体布局。

徐开东新进了630.00万股,位列第4大流通股东;张素芬则新进了582.00万股,位列第5大流通股东。甚至连巴克莱银行也新进了466.70万股,位列公司第10大流通股东。

01 牛散投资风格:低价、低估、小市值

张素芬和徐开东是A股市场的知名牛散,他们的投资风格颇为相似。都喜欢潜伏低位、低价的小盘股,特别是具有央国企背景的股票。

张素芬的持仓以股价低于6元的标的为主,且多数具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特征。徐开东则很喜欢选择在行业低谷或是公司最坏的时期介入,以“地板价格”去博取未来的超额收益。

2025年二季度,徐开东加仓的股票呈现鲜明的“低估值+国资控盘+横盘蓄势”特征,加仓的股票股价均低于5元,处于市场底部区域。

02 地产行业背景:寒冬中的艰难求生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持续深度调整。2023年,A+H股181家上市房地产企业总市值较年初下降27.75%。

H股整体更是跌去了32.15%。曾经的地产龙头“招保万金”股价倍感凄凉:“地产一哥”万科A年初至今股价跌幅达四成,保利发展股价年初至今跌幅约三成,金地集团股价年内跌幅近六成。

许多老牌房企黯然退场。2023年以来退市股票达43只,其中ST阳光城、ST泰禾、*ST嘉凯等8家公司均属于房地产行业,数量占比最高。

蓝光发展正式终止上市暨摘牌,成为了A股第一家退市房企。退市前一财年,蓝光业绩巨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9.41亿元,曾经的四川地产龙头倒于一瞬。

03 公司基本面:区域性国企的挣扎与转型

这家吸引牛散的公司于1997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属于房地产行业,主要从事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大股东是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市人民政府。

今年上半年,公司租赁收入营收占比为99.30%,毛利率55.56%,贡献利润1026.14万元,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公司作为天津滨海高新区唯一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影响力。

公司正推动从开发商向运营商和资本运营商转型。还准备以现金方式收购知学云控股权,意在借其 AI 数智化学习解决方案业务转型科技。

但从业绩上看,公司的营收最近十年来呈现明显下降状态。从2014年的9.21亿,下滑到了2024年的3.38亿,缩水了近6成!营收萎缩,扣非净利润经常处于大亏小赚的状态。

不过最近三年表现有所好转,每年还能盈利1000万左右。

04 市场表现:九年下跌与近期反弹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表现惨淡。自从在2015年那波牛市中创下12.77元的高点后,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到了2024年,其股价一度跌破了2元关口,最低来到了1.8元,相较于高点,跌幅超9成。

好在去年下半年来了一波牛市行情,公司股价也从1.8元反弹到了现在的4元左右,涨幅超1倍!目前公司市净率只有1.5倍,股价4元出头,市值不足30亿,属于典型的低价、低估、小市值,符合两位牛散的选股风格。

05 投资逻辑:国资背景与重组预期

牛散张素芬、徐开东和巴克莱在2025年二季度集体重仓该公司,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公司作为天津滨海高新区唯一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着较深的国资背景,将来无论是资产注入还是并购重组,都有着较大的优势。

二是公司市净率只有1.5倍,比较低估;股价也才4元出头,属于低价;市值也不足30亿,属于典型的三低品种,比较符合两位牛散的选股风格。

有投资者认为:“地产股已经反映了所有悲观预期,现在正是布局时机。”也有分析师警告:“行业基本面尚未真正见底,盲目抄底可能面临更大损失。”

投资世界里,收益总是与风险相伴相生。牛散的布局固然引人注目,但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