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猛料:全球首次!入金将量超10万亿!A股迎深刻变局!

2025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在全球历史上是头一回。 国家能源局在8月21日发布这一消息时指出,这个数字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整个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总量。 多轮高温天气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推动了这一里程碑,其中互联网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8%,新能源汽车用电量暴增42%,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贡献显著。

用电量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反映了中国工业的“压舱石”作用。 尽管7月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和消费业增速出现下滑,但新兴领域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拉动了整体用电需求。 人工智能对电力的消耗尤其突出,例如AI大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海量电力支持,这直接关联到A股相关板块的表现。

中国ETF市场在7月以6117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截至8月20日,国内ETF总规模增至4.8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万亿。 股票型ETF占比最高,达到3.27万亿元,接近总规模的七成。 高盛方面预计,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的超额存款,目前仅22%配置在股票基金中,潜在入市资金规模超过10万亿元。

ETF规模的猛增主要得益于A股和港股今年的突出表现。 中国ETF供应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基数仅1000万,远低于庞大的人口规模。 被动基金已超越主动基金,成为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类型。 这导致基本面较佳的指标股获得更多资金关注,而垃圾股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加大。 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ETF的渗透率较低,表明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A股大盘在8月21日继续震荡上行,创出新高,但创业板指回踩5日线巩固蓄势。 两个主要指数均未跌破5日线,上行趋势保持完好。 主力机构近期持续减仓AI算力方向,包括液冷服务器、CPO和PCB,且未向其他板块大幅调仓。 机构资金前一交易日净流出,游资小幅净流入,但买盘分散,无集中加仓方向。 液冷服务器被机构和游资合力减仓,光伏和机器人板块则获得小幅加仓。

猪肉板块因国家发改委计划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而出现异动。 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进入三级预警区间,收储旨在稳定肉价。 牧原股份表示将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预计年底降至330万头。

车联网领域迎来利好,住建部批准制定《城市道路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北京、海南、湖南等地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从试点迈向规模化。 AI智能体板块因DeepSeek-V3.1的发布而受关注,新模型在工具使用和智能体任务中表现提升,加速AI应用如AI手机和AIPC的发展。

机构资金动向显示,前一交易日机构净买入超过1000万的个股10只,净卖出超过1000万的个股18只。 中电鑫龙因AI电源概念被机构净买入10924.03万,创益通因脑机接口概念机构净买入占比9.93%。 非主线热点中,AI电源、铜缆高速连接、多元金融等被小幅加仓,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被减仓。 游资大佬如中山东路净买入北信源1.1亿,作手新一净买入京北方6295万和翠微股份6315万,整体加仓数字货币、创新药等方向。

猪肉价格的低位运行和发改委收储计划可能刺激板块反弹,但养殖业过去一个月无主力机构加仓记录。车联网作为无人驾驶主题的细分方向,近期市场关注度不高,板块随盘上涨但未独立走强。 AI智能体板块是AI中游大模型的核心,今年一季度曾走出主升浪,过去一个月有8家公司被主力机构加仓,板块保持单边上行趋势。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