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升股份(SH600156):从纺织根基到多元发展的国企转型之路
在湖南长沙的华升股份生产基地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将优质苎麻纤维加工成高档面料,这些面料经过后续加工,将销往欧洲、日本等高端服装市场;在旗下的品牌门店中,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家纺产品,吸引着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者驻足。湖南华升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诞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国有企业,四十余年来始终扎根纺织产业,从最初的地方纺织资源整合者,成长为以苎麻纺织为特色、涵盖纺织制造、品牌运营、国际贸易等多元业务的综合性企业,用“传承匠心、创新转型”的理念,书写了一段与中国纺织行业共沉浮的发展篇章。
华升股份的发展轨迹,始终与中国纺织产业的变革进程紧密相连。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松动,地方纺织企业亟待整合,华升应势而生,成为湖南纺织产业的“主力军”;九十年代,市场经济浪潮下,纺织行业面临“压锭减员”的调整,华升通过外贸突围和技术升级站稳脚跟;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竞争和产业升级需求,华升聚焦苎麻特色,打造自主产业链;如今,在“双循环”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华升以“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为方向,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每一次战略转向,都彰显着华升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国企责任的坚定担当。
一、初创:计划经济转型中的产业整合者(1980年-1995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着“散、小、弱”的发展困境。在湖南,众多地方纺织厂分布零散,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既难以满足国家对纺织产品的需求,也无法适应市场萌芽期的变化。为了整合地方纺织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1980年,在湖南省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多家地方棉纺、麻纺企业被整合重组,成立了湖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这便是华升股份的前身。
初创阶段的华升,核心使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承接国家下达的纺织生产计划,保障民生纺织产品供应和出口任务。当时的生产模式以计划指令为主,企业按照上级分配的原料指标组织生产,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调配。车间里,工人们大多依靠传统的纺织机械作业,纺纱、织布全凭经验操作,虽然劳动强度大,但大家的生产热情高涨。为了提升生产能力,华升从上海、江苏等纺织发达地区引进了一批老旧但相对先进的设备,组织技术骨干前往学习操作技术,逐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产量。
湖南是我国苎麻主产区,苎麻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苎麻纺织品具有透气、吸湿、抗菌等天然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华升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特色资源优势,将苎麻纺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整合了省内多家麻纺厂,组建了专业的苎麻纺织生产基地。当时的麻纺工艺相对粗糙,产品以初级麻纱、麻布为主,附加值较低。为了提升苎麻产品的品质,技术团队反复试验,改进脱胶工艺,解决了苎麻纤维粗糙、易断裂的问题,生产出的细旦苎麻纱线受到了外贸部门的关注。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鼓励外贸出口,华升凭借苎麻产品的特色优势,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开启了外贸业务的探索。初期的外贸订单主要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华升负责生产环节。为了直接对接国际客户,外贸团队带着样品前往广交会、香港国际纺织展等展会,向海外客商推介湖南苎麻纺织品。由于产品天然环保、品质稳定,逐渐获得了日本、欧洲客户的认可,订单量不断增加。外贸业务的开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让华升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纺织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纺织行业的计划指标逐渐取消,企业开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竞争,华升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部分习惯了计划生产的车间出现了订单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挑战,华升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在保障苎麻纺织优势的同时,拓展棉纺、化纤纺织等业务,开发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从“原料供应商”向“产品制造商”转型。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岗位责任制,提升生产效率,逐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到1995年,华升已从单纯的行政性产业整合机构,成长为拥有多家生产基地、涵盖多类纺织产品的大型纺织企业,成为湖南纺织产业的龙头。
二、发展:市场经济浪潮中的转型与突围(1996年-2010年)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纺织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一方面,“压锭减员、扭亏增盈”的行业调整政策出台,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纺织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民营纺织企业迅速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华升作为地方国企,面临着体制机制僵化、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响应滞后等问题,必须通过彻底的转型才能实现突围。这一时期,华升启动了“体制改革、外贸升级、技术创新”三大战略,逐步形成了“纺织制造+国际贸易”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1. 体制改革:从国企到上市公司的跨越
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华升发展的最大瓶颈。企业内部层级繁多,决策效率低;分配机制固化,员工积极性不高;产权关系不明晰,缺乏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华升在湖南省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股份制改造。1998年,华升整合旗下核心纺织资产,联合其他法人单位发起设立了湖南华升股份有限公司,明晰了产权关系,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改造后,华升的市场化运营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精简了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缩短了决策链条;建立了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对技术骨干和营销人才实行股权激励,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活力;引入了外部战略投资者,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资源。2000年,华升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湖南纺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上市融资为华升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也让企业的规范化运营水平和市场公信力大幅提升。
上市后,华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剥离了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后勤、物业等辅业资产,将资源集中到纺织制造和国际贸易核心业务上。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企业运营的透明化、规范化。通过体制改革,华升彻底摆脱了传统国企的束缚,成为一家具有市场化活力的公众公司。
2. 外贸升级:从“代工”到“品牌+渠道”的转型
在初创阶段,华升的外贸业务主要以“代工生产”为主,为国际品牌做贴牌加工,缺乏自主渠道和品牌,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代工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订单价格不断下降,客户忠诚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华升启动了外贸业务升级战略,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构建“自主渠道+自有品牌+定制服务”的外贸发展模式。
首先,华升在海外重点市场设立了分支机构,构建自主销售网络。在日本、欧洲等苎麻纺织品主要消费市场,成立了销售子公司和办事处,直接对接当地的服装品牌商、零售商和采购商,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利润空间。同时,派驻专业的市场人员深入了解当地的消费需求和流行趋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日本消费者注重环保和舒适的需求,开发了有机苎麻面料;针对欧洲市场的时尚需求,与当地设计师合作,推出符合欧洲流行风格的苎麻服装面料。
其次,华升开始打造自有外贸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出了针对高端市场的苎麻面料品牌和面向大众市场的服装品牌,通过参加国际纺织展会、投放行业媒体广告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在广交会、德国法兰克福纺织展等国际知名展会上,华升的自有品牌产品凭借独特的苎麻特色和优良品质,吸引了众多国际客户的关注,逐步实现了从“贴牌代工”到“品牌输出”的转变。
此外,华升还拓展了外贸业务的品类范围,从单一的纺织面料,延伸到服装、家纺、服饰配件等终端产品,形成了“面料+成品”的完整外贸产品体系。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提升了客户的粘性。到2010年,华升的外贸业务已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占比大幅提升,外贸业务成为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
3. 技术创新:打造苎麻纺织的核心优势
在纺织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华升始终将苎麻纺织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在苎麻纺织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打造了从苎麻种植、纤维加工到面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苎麻纤维的脱胶和纺纱是制约苎麻纺织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传统的化学脱胶工艺不仅污染大,还会损伤纤维品质;苎麻纤维刚性大、抱合力差,难以纺出高支数纱线。华升组建了专门的苎麻技术研发团队,与湖南农业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开发出了生物脱胶技术,利用微生物酶替代化学药剂进行脱胶,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升了苎麻纤维的柔软度和光泽度;在纺纱技术上,通过优化纺纱工艺、改进纺纱设备,成功纺出了高支数苎麻纱线,生产出的苎麻面料更加轻薄、透气,达到了国际高端面料的标准。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华升加大了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力度,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纺纱、织布、染整设备。在生产车间,自动化纺纱机、喷气织机取代了传统的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电脑控制的染整设备实现了对染色工艺的精准控制,确保了面料颜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华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苎麻原料的收购,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客户的要求。
除了苎麻纺织技术,华升还积极研发新型纺织材料和功能性面料,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发了苎麻与棉、丝、化纤等多种纤维的混纺面料,兼具各类纤维的优势,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研发了抗菌、防紫外线、吸湿排汗等功能性苎麻面料,应用于运动服装、户外用品等领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华升在苎麻纺织领域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苎麻纺织行业的标杆企业。
4. 多元探索:延伸产业链与跨界布局
在巩固纺织制造和国际贸易核心业务的同时,华升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拓展发展空间,开始进行产业链延伸和跨界业务探索。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华升向上游延伸至苎麻种植领域,在湖南、江西等苎麻主产区建立了优质苎麻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保障了苎麻原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向下游延伸至服装和家纺终端产品领域,成立了服装和家纺生产企业,打造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跨界布局方面,华升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涉足了房地产、酒店服务等业务领域。在房地产领域,利用企业闲置的工业用地,开发了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在酒店服务领域,依托长沙的区位优势,投资建设了星级酒店,为企业的客户接待和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虽然跨界业务在一定时期内为华升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但也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和精力,为后续的业务聚焦埋下了伏笔。
三、现状:产业升级中的特色化发展(2011年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纺织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品牌建设”“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华升股份立足自身在苎麻纺织领域的特色优势,主动调整发展战略,聚焦核心业务,推进“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实现了稳健发展。
1. 聚焦核心:深耕苎麻纺织特色产业
面对多元化业务带来的管理压力和资源分散问题,华升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了“业务聚焦”战略,逐步剥离房地产、酒店等非核心业务,将资源集中到苎麻纺织这一特色核心产业上。通过业务聚焦,华升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苎麻纺织领域的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在苎麻原料供应方面,华升进一步扩大了优质苎麻种植基地的规模,建立了从种植、收割、脱胶到纺纱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通过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苎麻新品种,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提升了苎麻原料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建立了原料追溯体系,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可追溯,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产品生产方面,华升打造了国内领先的苎麻纺织生产线,实现了从纤维加工到面料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智能纺纱机、无梭织机、数码印花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转,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优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开发出的高端苎麻面料,不仅在国内高端服装品牌中得到广泛应用,还成为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面料供应商。
在产品创新方面,华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了一系列高端苎麻纺织产品。例如,开发的超薄苎麻面料,重量轻、透气性好,适合制作夏季高端服装;开发的苎麻与真丝混纺面料,兼具苎麻的挺括和真丝的柔软,成为高端家纺产品的首选面料;开发的功能性苎麻面料,应用于医疗、户外等特殊领域,拓展了苎麻产品的应用范围。
2. 绿色转型: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绿色发展成为纺织企业的必然选择。华升作为国企,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转型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
在绿色生产方面,华升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环保改造。淘汰了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设备,引进了节能、节水、减排的先进设备;将传统的化学染整工艺升级为生态染整工艺,采用环保型染料和助剂,减少了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固废处理中心,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绿色生产改造,华升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环保指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获得了“绿色工厂”称号。
在绿色产品方面,华升大力推广有机苎麻产品的生产,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有机苎麻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符合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同时,开发了可降解苎麻纤维产品,为解决纺织废弃物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为华升外贸业务的新增长点。
在绿色供应链方面,华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绿色合作机制,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标准,共同推进供应链的绿色化。与物流企业合作,采用绿色运输方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在产品包装上,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华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带动了整个苎麻纺织产业的绿色转型。
3. 品牌升级:从“制造”到“智造+品牌”的跨越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品牌、品质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升顺应市场需求,启动了品牌升级战略,从“纺织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型,打造了“高端面料品牌+终端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
在高端面料品牌方面,华升的苎麻面料品牌已成为国内高端服装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与多家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面料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参加国际高端纺织展会、与国际设计师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高端服装品牌的重要面料供应商。
在终端产品品牌方面,华升推出了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苎麻服装和家纺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拓展市场份额。在线下,在全国主要城市的高端商场设立了品牌专柜和体验店,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在线上,入驻了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了品牌旗舰店,利用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方式,提升品牌的线上知名度和销量。同时,挖掘苎麻纺织的文化内涵,将传统苎麻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苎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4. 国际贸易:应对挑战与拓展新市场
近年来,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给华升的国际贸易业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华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实现了外贸业务的稳健发展。
在巩固传统市场方面,华升加强了与日本、欧洲等传统客户的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的粘性。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前布局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计划,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物流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例如,在疫情期间,通过提前备货、开辟多条物流通道等方式,确保了订单的按时交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在拓展新兴市场方面,华升将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东南亚、非洲等新兴纺织市场。这些市场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对苎麻纺织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华升通过参加“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展会、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进入这些新兴市场,建立了本地化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例如,在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服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苎麻面料和服装加工服务,拓展了当地市场。
5. 社会责任:国企担当与民生贡献
作为地方国企,华升始终坚守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在促进就业、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促进就业方面,华升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苎麻种植基地所在的农村地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大量农户就业增收,助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方面,华升以苎麻种植基地为依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苎麻,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水平和收入;同时,收购农户的苎麻原料,保障了农户的稳定收益,为农村地区的产业振兴做出了贡献。
在公益慈善方面,华升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兴教、灾害救助等公益活动,设立了专项公益基金,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在疫情期间,华升利用自身的生产能力,紧急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四、未来:绿色智能时代的新征程(2024年-2035年)
展望未来,全球纺织行业将向“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国内“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消费升级的持续,为苎麻纺织这一特色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迭代的加速,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升股份立足自身在苎麻纺织领域的特色优势,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了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品牌引领为支撑、绿色智能为方向”,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苎麻纺织解决方案提供商。
1. 技术攻坚:布局下一代苎麻纺织技术
未来,华升将把技术创新作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攻克下一代苎麻纺织技术,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在苎麻纤维改性技术方面,重点研发苎麻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提升苎麻纤维的柔软度、弹性、抗皱性等性能,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苎麻纤维;在新型纺纱织造技术方面,研发智能化、高效化的纺纱织造技术,提升苎麻纱线和面料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在前沿技术应用方面,华升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研发投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主决策和智能调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精准定位产品研发方向;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苎麻纺织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提升产品的可信度和品牌价值。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品牌战略:打造全球知名的苎麻品牌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未来,华升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打造全球知名的苎麻纺织品牌。在品牌定位上,将细分市场,针对高端服装、家纺、户外用品等不同领域,打造专业化的品牌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品牌传播上,利用国际社交媒体、行业媒体、国际展会等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中国苎麻纺织的品牌故事。
在品牌运营上,华升将推进“品牌+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苎麻纺织的历史文化内涵,将传统苎麻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推出具有文化特色的高端产品。例如,与国内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开发苎麻文创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苎麻纺织的文化魅力。同时,加强品牌的国际化运营,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品牌运营中心,实现品牌的本地化推广和服务。
3. 绿色智能: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未来,华升将继续推进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的苎麻纺织产业体系。在绿色化方面,进一步提升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研发零排放、全循环的苎麻纺织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生产基地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智能化方面,华升将打造高水平的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运营的全流程智能化。在生产制造环节,进一步扩大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和可视化管理;在研发设计环节,引入智能化的研发设计平台,实现产品设计、性能模拟、工艺优化的智能化,缩短研发周期;在供应链管理环节,建立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韧性。
4. 市场拓展:构建全球化的市场网络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海外苎麻纺织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华升将加快国际化布局的步伐,构建全球化的市场网络。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机构,实现本地化生产和服务,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和生产成本。
在市场合作方面,华升将积极与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零售商和采购商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市场和产品。同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海外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球销售网络。通过全球化的市场布局,提升华升在全球苎麻纺织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5. 人才队伍:构筑高素质的人才梯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未来,华升将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构筑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苎麻纺织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品牌运营人才、国际化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充实企业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岗位轮换、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为技术骨干提供海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国际视野;为管理人才提供领导力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同时,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在人才激励方面,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设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同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需求,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最新资讯
- 2025-11-23银行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农民的钱袋子该怎么守才安全
- 2025-11-23华升股份(SH600156):从纺织根基到多元发展的国企转型之路
- 2025-11-23A股顶级龙头股,毛利率高达91%,32家印钞机企业利润再升
- 2025-11-23杨幂的“获奖感言”引发热议,秦海璐的点评,终于有人佩服了!
- 2025-11-23女演员的气质对决,40岁童瑶与42岁蒋欣,同框差距藏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