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当成游戏服务器,你才能看懂这对英国夫妇到底有多牛

很多时候,我们聊一个东西为什么能火,总喜欢扯什么模式、谈什么赛道,搞得好像成功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只要公式套对,猪都能上天。

但现实往往一巴掌呼你脸上,告诉你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商业的本质是情绪。

尤其是在游戏圈,这个道理简直就是刻在DNA里的天条。

你辛辛苦苦做的3A大作,美术炸裂,玩法创新,结果玩家不买账,天天在社区喷你剧情喂屎,服务器土豆。

隔壁那个画质稀烂、玩法单一的缝合怪,就因为主播整了个活儿,一个梗火出圈,瞬间在线人数干翻你,流水收到手软。

你百思不得其解,你问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因为人家玩懂了情绪,而你还在死磕那点可怜的技术。

你以为你在做游戏,其实你在跟人性对线,而人性,从来不讲道理。

这事儿,跟那对在B站和油管上拍中国视频的英国夫妇,【OTWD夜行夫妇】,干的事儿,本质上是一回事。

一篇正经官媒的报道,把他们描述成文化交流的使者,用镜头打破西方偏见。

格局很大,立意很高,但没说到根上。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他们做的根本不是什么文化交流,他们是在用一种近乎游戏“肝帝”的方式,对一个巨大的、被“云玩家”和“렉카/렉카 유튜버(렉카/leka yutyubeo, 韩国网路用语,指专门搬运、夸大争议话题的引流自媒体)”们长期污名化的“服务器”,进行一场原生态的“开荒直播”。

我们先把概念拉齐。

什么是游戏圈的“云玩家”?

就是那群自己从没下载过游戏,靠着看几个剪辑视频、听几句主播吐槽,就敢对游戏平衡性、剧情深度、运营策略指点江山,写出万字长文批判一番的“懂哥”。

他们的声音最大,嗓门最亮,情绪最足。

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完全来自于二手、三手甚至N手信息,这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早就被各种私货、偏见和情绪污染得不成样子。

但他们不在乎。

他们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基于那个扭曲信息,站队、输出、获得认同感的快感。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现在,我们把这个模型套在“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这件事上,是不是瞬间就通了?

绝大多数西方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不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云玩家”么?

他们没“下载”过中国这个“客户端”,更没“登录”过这个“服务器”。他们获取关于这个“服务器”信息的方式,就是看他们那边几个主流媒体——那些最大的“游戏렉카/렉카 유튜버(렉카/leka yutyubeo, 韩国网路用语,指专门搬运、夸大争议话题的引流自媒体)”。

那些媒体干的事情,和游戏렉카/렉카 유튜버(렉카/leka yutyubeo, 韩国网路用语,指专门搬运、夸大争议话题的引流自媒体)一模一样:断章取义地截取几个“版本更新公告”,歪曲解读几个“游戏机制”,然后添油加醋地告诉你:这个服务器啊,环境恶劣,玩家没人权,遍地是外挂,狗都不玩。

于是,庞大的“云玩家”群体就信了。

他们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感觉自己站在了道德高地上,掌握了宇宙真理。

你跟他们解释?没用的。

你摆事实,讲道理,他说你被洗脑了,是这个“垃圾游戏”的托儿。

(插一句,你看,这套话术是不是在游戏社区里也一模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信息茧房”+“情绪动员”的降维打击,一套组合拳下来,事实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这时候,OTWD夜行夫妇这种“玩家”出现了。

他们不是什么专业的评测机构,也不是什么意见领袖。

他们就是两个普普通通的英国人,自己买了张“点卡”,下载了客户端,然后一头扎进了中国这个“服务器”里,开始了自己的“游戏体验”。

他们干了什么?

他们没写长篇大论的“版本分析报告”,也没搞什么高深的“文化解构”。

他们做的,就是把摄像头打开,开始“录屏直播”。

今天直播“副本”——去郑州大学看看,哇,这里的“新手村”硬件这么好,NPC(学生)这么友好,学费还这么便宜?

明天直播“生活技能”——去街边吃个小吃,用手机扫码支付,哇,这个“游戏系统”这么方便?

后天直播“世界BOSS”——去体验一下中国高铁,哇,这个“坐骑系统”速度又快又稳,比我们老家的“马车”强太多了。

他们的视频,在技术上可能很粗糙,甚至连中文标题都带着机翻的别扭。

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容,是“原画”,是“第一视角”,是未经剪辑的“游戏实录”。

当一个西方的“云玩家”,天天听着媒体说这个服务器“画质垃圾,建模粗糙”,结果突然看到一个4K原画直播,发现里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得一塌糊涂时……他会怎么想?

当他天天听媒体说这个服务器“玩家都在坐牢,毫无乐趣”,结果看到直播里的人们,在公园里跳舞,在商场里消费,脸上洋溢着笑容时……他又会怎么想?

当他天天听媒体说这个服务器“技术落后,系统原始”,结果看到直播里人人都在用手机解决一切,无人机满天飞,智能汽车遍地跑时……他会彻底绷不住。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这种冲击,不是你官方花多少钱做多少精美的宣传片能比的。

宣传片是“CG动画”,大家知道那是加了滤镜和特效的,看着爽,但潜意识里不信。

而OTWD夫妇的视频,是“游戏内录屏”,是普通玩家的真实体验。

它的说服力,不在于拍得有多好,而在于它足够“真”。

真实,是戳破一切谎言和偏见,最锋利的那根针。

这种模式的成功,其实给我们的游戏产业,乃至所有内容产业,都上了一课。

第一,放弃“我说你听”的爹味教育。

你别总想着去“教育”玩家,去“说服”海外用户。没人喜欢被当成傻子一样灌输。

你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的环境,或者,把“亲身体验”的过程,原汁原味地展现给他们。

就像OTWD夫妇一样,他们不说中国好,他们只是把在中国的好与不好(当然,主要是好),像记流水账一样拍出来。

让观众自己去看,自己去判断。

把定义权,交还给用户。

这种“无招胜有招”,才是最高级的“心智影响”。

第二,权威正在被解构,普通人的真实体验才是硬通货。

过去,我们信赖大媒体,信赖专家,信赖所谓的权威评测。

但现在,这个时代变了。

一个在游戏里玩了3000个小时的“肝帝”,他对游戏某个职业的理解,大概率比那个只玩了30个小时就赶着出评测视频的“大V”要深刻得多。

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普通外国人,他对中国社会的真实感受,绝对比那个坐在纽约办公室里看报告的“中国问题专家”要真实一万倍。

用户的信任,正在从“头衔”和“机构”,向“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体验”转移。

所以,别再迷信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威”了,去拥抱那些散落在民间的、鲜活的、真实的“普通玩家”吧。

他们的声音,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

第三,情绪价值,永远是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OTWD夫妇的视频,提供了什么核心价值?

对海外观众,它提供了一种“破除信息茧房”的震撼感和“发现新大陆”的新鲜感。这是一种情绪。

对国内观众,它提供了一种“被看见、被理解”的认同感和“打脸喷子”的爽快感。这同样是一种情绪。

你看,所有的爆款内容,最终指向的都是情绪。

你的游戏,是让玩家感到了热血、成就、兄弟情,还是让他感到了憋屈、愤怒、被欺骗?

你的视频,是让观众感到了欢乐、治愈、开了眼界,还是让他感到了焦虑、冒犯、浪费时间?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你做的东西,最终都只会是数据垃圾。

所以,别再把OTWD夫妇简单地看作是“友好的外国友人”了。

他们是深谙新时代流量密码的顶级“游戏玩家”——或者说,是无心插柳地成为了这样的玩家。

他们用最朴素的方法,干了一件最牛逼的事:在一个充满偏见的“世界服”里,用一场旷日持久的“开荒直播”,硬生生地打出了一片天,让无数“云玩家”闭上了嘴,甚至开始对这个服务器产生了兴趣,想要“下载客户端”亲自来看看。

这哪里是什么文化交流?

这分明是一场针对“云玩家”和“렉카/렉카 유튜ubeo(렉카/leka yutyubeo, 韩国网路用语,指专门搬运、夸大争议话题的引流自媒体)”的信息舆论战。

而且,是一场漂亮的、教科书般的胜利。

唯一的武器,就是真实。

真实,就是这个版本的最强神装。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