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半年报公布,代理人保费下滑,银保新业务猛涨

说到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翻开那份厚厚财报,眉头皱起三层,再努力抻一下,也只能一颤一颤地说上一句:“这不是哪儿来的低空飘过吗?”。

搞保险这行,天天都像在跑步机上拼命,但速度不够,还不能下来——这不,寿险规模保费才涨了0.6%,真是让人儿担心,保本都成负担了。

为啥主打寿险的新业务保费突然下滑了5.4%,这事儿有点怪。

其实咋说呢,代理人干这活的人越来越少,新业务保费直接砸了个-20%。

但是你要说平安就坐以待毙了,也不太现实。

咱得看看那边的银保渠道——火箭头飞,直接涨了74.7%。

你说,是不是平安决定金盆洗手,改投银保渠道了?

可问题也来啦,中国太平去年就是靠着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拉平的。

但平安呢,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还跟代理人渠道有着一条大沟。

这个时间点,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有没有一飞冲天。

要说升没升,财报还得细细扒一扒。

不过呢,咱还能庆幸——新业务整体不咋地的情况下,人家的新业务价值倒是狂飙了40%,尤其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是74个点,业务价值竟然涨了169个点!

这波操作,直接把人看傻了。

但平安财报还真是大方,渠道价值率都公布出来了:

总的新业务价值率从20.8拉到30.9,数字呲哇,看着就精神。

但热闹背后,藏了把“小镰刀”:

一方面,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涨得比银保渠道猛;另一方面,正值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保费急剧收缩的时候,而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却在狂涨。

这个局面,怎么讲,有点“瘦了胖了各有烦恼”的意思。

毕竟低价值率的渠道保费涨,反而让利润没那么高;反倒之前高价值率的渠道,却跟着萎了。

要说保险公司怎么走好这两步棋,最理想的是借鉴中国太平,让两个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都一样高,腿脚都结实,才不担心哪条腿瘸。

可这事情,得细水长流,谁也不是三天能练出来。

说到合同服务边际和保险服务业绩,其实这也是个拖泥带水的难题。

之前还有人分析过,说平安的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还在下坡路,除非新业务价值贡献能大跳,否则“拐点”不容易撞上。

这半年下来,新业务贡献确实有了6.2%的上涨,可摊销却跌了5.2%,整个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还是掉了5.3%。

贡献和摊销,一个往上一个往下,搭不成桥,搭建不了通向业绩拐点的地基。

保险服务业绩嘛,果不其然,是下行的。

讲真,现在大家都瞄着能分多少红。

这里边最靠谱的营运利润,主要靠两条腿:保险服务以及投资。

这一回保险业务靠它是很难翻身了,幸好投资业绩还算有点亮色,愣是撑起了营运利润正增长,+3.5%,挂着翻红的小灯笼。

不过,如果你以为投资业绩就是“随便捞捞”,那就太天真了。

总投资收益反而负增长了,但别慌,我早就说过最不当回事的就是这个总投资收益。

真正值得激动的还是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大涨24.5%。

这里还得细心一点,财报专门说明,综合投资收益是去掉FVOCI-债权分项的,也就是说FVOCI-股权这部分涨得飞快。

谁在这儿推波助澜?

银行股助力不少。

阳光保险那边的财报倒是显示股权收益还下降了,有点一城一池的感觉。

投资服务业绩居然还能增长24%,算是有一口喘气的窗口,不过会计上绕来绕去的门道,过两天还要再细追证。

说到投资收益率和负债,这也是一波三折。

综合投资收益率从2.8%涨到3.1%,可以吹一口气。

心里念叨的净投资收益率呢?还在下坡,2%掉到1.8%。一股无力感袭来。

资本市场上,高股息股票看来还没买够,看来要继续加大马力,多摘点果实,冲冲这跌跌不休的净投资收益率。

负债成本则是小步快跑,承保财务损益和保险合同负债的比值,微降从1.6%到1.5%。

这数据还得多盯盯,等下几次财报再看走向。

投资组合上没大动作,最明显的是股票占比从7.6%涨到10.5%。

FVOCI-股权也水涨船高。

到了最后,业绩汇总,营运利润增长但净利润下跌。

一次性项目之外,投资波动还负数,两次降假设还是压不过来。

净资产受债券市场拖累,FVOCI-债券大跌,尽管其他股权工具猛冲127%,但整体下来,综合收益还是下降。

最终净资产增长率只剩3%,你说这小数点看着真让人急。

这边偿付能力压力攀升,平安想要再加大买股票,路上就有点“小石头”绊脚。

要说这份财报,有亮点也有“坑”。

新业务价值率上扬,后头还可以和同行们PK涨幅。

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猛冲,势头正激。

综合投资收益率涨得靠股票公允价值撑着。

但忧虑也甩不掉: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保费猛跌,银保渠道价值率还没追平。

净投资收益率还在打滑。

合同服务边际余额照样在下坡,彩虹前还是乌云夹飓风。

复盘整个情况,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可能还是“任重道远”。

现在兄弟公司们的合同服务边际余额已经在逐渐长高了,平安这边还没止跌,花点时间是必须的。

我个人最盼的还是净投资收益率能率先止跌,毕竟好不好就是这点利息在眼前晃。

高股息股票还得再来点儿,多多益善。

这财报背后的蛛丝马迹,短期只能这样,细节还得持续深挖。

能说吗?在恢复的路上,别太乐观,但也别丧到天边。

平安还得撸起袖子继续干,想要达阵,路要再铺一会儿。

你发现没,其实保险行业就跟长跑一样,大家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谁咬牙坚持得久。

平安眼下也就是“先别想拐角,踏踏实实地爬坡吧”。

有时候,数字说话,也别全信。

像银保渠道这样,一下冒头,有点网红式反弹,但长期咋样,谁都没底。

还有代理人渠道,风风雨雨了这么多年,现在算是中年危机。

净投资收益率更别说,和打工人每月的工资一样,你干得多,不一定挣得多。

投资组合里股票比例加大,胆量比市场还大,但是市场跳水时,能不能游回来,还得看“手力”。

同事跟我聊起,要是每年都这样,谁还有信心买保险啊?

这时候平安也许还得靠一波创新,把新业务价值率拔起来,让客户和投资人都能笑着睡觉。

当然,市场风云变幻,谁家都难一帆风顺。

但最怕本来身板还行,自己自我否定,结果机会窗口全浪费。

平安眼下是“慢慢来,别急”。

有时候慢就是快,这路铺平了,拐点说不准哪天蹦出来吓你一跳。

不过,不得不夸一句,现在平安不只是拼数字,战略调整、渠道变革都在搞,但咋执行,关键还得看底层逻辑,不然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小结一下,目前平安就像那句话——咬着牙也得挤着往前走,谁都不能回头。

对公司来说,要把代理人渠道“养精蓄锐”,银保渠道提质增效,全都要兼顾,不能顾头丢了脚。

对投资人来说,那就得耐心,盯着综合投资收益,别一看到净利润下滑就心慌意乱。

谁知道下半年会不会有什么逆袭的好剧本——拭目以待。

说完了,您怎么看中国平安这个“半年小考”?你觉得银保渠道的冒头,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之道?欢迎来聊聊,咱们一起杠一杠!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