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万婚宴全是预制菜?新郎闯后厨曝光,反收到律师函

花出去近四十万,在万豪办的婚宴,收到的回礼竟是一纸律师函。这年头,结个婚还能有这种惊喜。

新郎官估计当时就懵了,本以为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结果客人都说菜难吃。他寻思着这8888元一桌的标准,怎么也不该是这个味道。酒店那边信誓旦旦,保证绝无预制菜,全是百分百现做。

话说的有多好听,现实就有多打脸。小伙子留了个心眼,自己溜进后厨。这一看,差点没把隔夜饭给气出来。说好的热火朝天的大厨炒菜呢?后厨里只有蒸箱和微波炉在嗡嗡作响,连明火都不怎么需要开。橱柜上摆的整整齐齐,全是塑封好的德国咸猪手、安井牌的八宝饭、袋装的马蹄笋,还有那种冷冻熟虾仁。这场景,跟你家楼下便利店的速食区也没什么两样。

最讽刺的是那道白切鸡,端上来时下面还带着一滩血水。这是加热都没弄明白,直接就上桌了。四十万,就买了这么一堆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还得自己担惊受怕怕吃坏肚子。

这事捅出去后,本以为能等来一个道歉,一个解释。没想到,等来的是酒店的律师函,义正言辞地指责他发布不实言论,要求删帖道歉。这一手操作,真是把店大欺客的傲慢演绎到了极致。记者去采访,酒店公关嘴比什么都硬,一口咬定我们不用预制菜。当记者追问后厨那些包装好的成品是怎么回事时,对方就开始了表演:其他的不知道。

连个像样的谎都懒得圆了,就是这么理直气壮。如果真的有底气,把采购单、后厨监控一亮,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偏要用这种吓唬人的方式来堵嘴,这恰恰是心虚到了极点的表现。

其实,婚宴里用预制菜,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有圈内人透露,现在宴会酒席,预制菜的占比可能高达七成。那些看起来工序复杂的红烧肘子、狮子头,很多都是工厂里早就做好的,到酒店热一下,装个盘就端上来了。

问题从来不在于用不用预制菜,而在于敢不敢告诉消费者。你用预制菜,可以,那你就别收现炒的价格。收着一桌近万块的天价,给人吃工厂的速冻食品,这不是降本增效,这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耍。更何况相关部门早就规定了,餐饮经营者使用预制菜需要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交易规矩:我花钱买了什么,你得让我知道。

这件事情戳破的,是一个更大的脓包:对所谓高端品牌的盲目信任。很多人总觉得,五星级酒店,国际连锁,价格贵总有贵的道理,牌子响总不会砸自己招牌。可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价格高不代表品质高,名气大也不见得就有良心。万豪这种级别的品牌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小酒楼,我们又能指望些什么?

直到现在,那位新郎官也没删掉他的视频,酒店方面也未公布所谓的调查结果,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但结局如何,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个瓜,让所有人都看清了,在华丽的婚礼殿堂里,那桌价格不菲的盛宴,背后可能只是一场关于成本与利润的冰冷算计。

这可能不是个例,才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地方。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还有多少场本该幸福美满的婚宴,是在这种工业化食品的堆砌下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这份廉价的盛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潭水,比想象的要浑浊的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