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三次改判才救下吴石妻子,那么大的动静,蒋介石父子没察觉?
有个和“共”方有联系的中将的夫人,照理说早该受牵连遭难了,但陈诚却硬是把她从牢里救了出来——不是传言中的三次改判,就那么一次插手就搞定了,蒋介石他们父子俩真的一点都没发现?
1950年吴石遭枪决那会儿,国民党正大肆“清查间谍”,只要沾点边的都难逃严惩。吴石身为国民党中将参谋次长,还是代号“密使一号”的间谍,他妻子王碧奎按常理得被安上“知情却隐瞒、协助共产党”的罪名,毛人凤的保密局呈上案卷,初步判决是坐9年牢。
当时陈诚担任着台湾省主席,还兼着警备总司令,行政司法一把抓。他看了案卷后,直接把案子从保密局调出来,交给警备总部重新审理,理由很直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王碧奎参与间谍活动,不能只凭她丈夫就给她定罪”。就因为陈诚这么一干预,原本9年的刑期一下子减到了7个月,理由是“受丈夫牵连,这妇人啥也不懂”。毛人凤不服气,去找蒋介石告状,可那时蒋介石满脑子都是反攻大陆的事儿,一会儿关心朝鲜战场,一会儿催着美军给援助,只说了句“陈辞修(陈诚的字)懂地方怎么管,就听他的”,没再深究——毕竟陈诚是他很看重的人,这点“小问题”没必要太计较。
陈诚和吴石并非在保定军校时期就结识,他们的深厚情谊是在北伐时期铸就的。1926年南昌一战,陈诚高烧晕倒,是时任军械处长的吴石,不顾危险,穿过枪炮轰鸣的战场,将他从战壕中救出送医。后来吴石在狱中给陈诚递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汀泗桥的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陈诚也在日记里写道“我欠堪公(吴石的字)一条命,这辈子都还不清”,正是这份生死与共的情谊,才是陈诚冒险救他的真正原因,而非仅仅因为反对连坐制度。
王碧奎关押不到七个月,在1950年9月就被释放了。陈诚担心她再次被保密局找麻烦,就让手下人用“陈明德”这个假名给她送钱。后来,台北文化局在陈诚旧居的地板下找到一个铁盒子,里面有27张汇款单存根,汇款人都是“陈明德”,加起来有5400元新台币,这相当于当时一个中校36个月的工资,汇款时间从1950年2月一直到1952年4月,上面还写着“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
王碧奎从监狱出来后,以纺织手艺谋生,生活上倒也不是没人照应。在1956年前往美国之前,她每个月都要前往台北市警察局登记。至于她更改孩子的户籍让孩子随母姓,是出于担心特务盯上孩子,这和陈诚并无关联,陈诚只是帮孩子找了个能隐姓埋名上学的地方。
蒋介石其实心里有数,1950年3月陈诚还特地给蒋介石的侍从室送了份机密信件,想替吴石求情,把死刑改为无期徒刑,说“长期关着观察更有好处”,蒋介石没同意。但后来陈诚出手救王碧奎时,蒋介石心里都清楚,只是没挑明:当时台湾局势不稳,真把吴石的家人逼上绝路,只会让更多人寒心,陈诚这样做,也算是帮他稳住了民心。
1952年,蒋介石着手整顿情报机构,翻查了王碧奎的相关档案,但陈诚早先已将重要文件付之一炬。同时,蒋经国正与毛人凤进行权力争夺,无暇与陈诚彻底翻脸,此事最终也就没有深究下去。到了1956年,王碧奎前往美国与儿女相聚,蒋经国并未阻拦,毕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陈诚有“违规”之举,真要闹大,反而显得他们父子俩容不下一个弱女子。
王碧奎去了美国后,有人跟她聊起陈诚的手下时,对方还特地提醒她:“以后别再回台湾了,也别跟别人说有人资助过你的事。”后来,吴石的二儿子吴健成在捐赠父亲的印章时,也感慨道:“陈家对我们家有恩啊,要不是陈先生,我母亲可能早就不在了。”
如今有人讲,蒋介石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陈诚之手搞所谓的“仁义之举”;也有人讲,蒋经国后来和陈诚关系不好,就是记着这档子事儿。到底他是真没把这事放心上,还是顺势而为,到现在也没个定论。不过陈诚这一插手,还真让王碧奎保住了性命,也让那段清算的历史中,多了一丝没被磨灭的人情。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
- 2025-11-25王楚钦要和樊振东碰面了!王楚钦战胜林高远,晋级男单四强
- 2025-11-25王曼昱战胜王艺迪晋级全运会女单半决赛,下一场对决陈梦
- 2025-11-2476年尼克松访华欲给周总理扫墓,秘书一席话让他感动落泪
- 2025-11-24陈诚三次改判才救下吴石妻子,那么大的动静,蒋介石父子没察觉?
- 2025-11-24历史一瞬:邓颖超与李鹏的纯真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