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父母后悔要孩子,无子女老人却说不后悔,谁在说谎?
凌晨三点,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哭闹的婴儿,手机屏幕上闪着老板催促交稿的消息。她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当初没生孩子,现在会是什么样?”你别说,这种想法可不是她一个人有。
最近有份调查把很多人吓了一跳。德国那边找了2100个当爹妈的人做研究,结果11%的人直接说了大实话——要是能重来,他们不会选择生孩子。英国那边更夸张,每12对父母里就有1对后悔,德国这数字高到五分之一。这话要搁以前,谁敢说出口?可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说真心话了。
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2023年搞了个研究,专门找那些70岁以上、一辈子没要孩子的老人聊。猜怎么着?这帮老人家里头,绝大多数人压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就奇怪了,生了孩子的后悔,没生孩子的不后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先说说那些后悔生孩子的人。你可能觉得这种想法很自私,很不道德,可实际情况复杂着呢。波兰做过两次调查,13.6%的父母表示如果能重新来过,他们不会要孩子。这个比例比美国和德国的7-8%还高。
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后悔的父母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年轻父母特别容易后悔,尤其是35岁以下的。你想啊,年纪轻轻就当爹妈,钱没攒够,事业没稳定,心理也没准备好,孩子一来,整个人生节奏全打乱了。有个德国妈妈在网上吐槽说:“我23岁生孩子,现在27岁,感觉自己老了十岁。”
第二,经济情况太关键了。研究数据摆在那儿,大学学历的人后悔风险比低学历的人低11%。为啥?因为学历高的人收入相对稳定,养孩子不至于捉襟见肘。财务满意度这个指标很说明问题,满意度每提高1分(总分10分),后悔风险就降低2%。说白了,有钱就好办事,没钱养孩子那真是遭罪。
德国现在流行一句话:“要孩子还是要房子?”这话听着扎心,可人家说的是实情。欧洲那边养个孩子成本高得离谱,住房、教育、医疗,哪样都得花大钱。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闫瑾教授分析得挺到位:“养育成本高企,降低了家庭抚养意愿。”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赤裸裸的现实。
心理健康也是个大问题。研究发现,抑郁症状跟后悔之间有直接关系,而且是越抑郁越后悔。那些觉得生孩子“限制了个人发展”的人,后悔风险明显更高。这也好理解,本来就情绪低落,再加上孩子把自己拴住,动弹不得,能不后悔吗?
有意思的是,性别差异和婚姻状况反倒不是决定因素。大家都以为妈妈更容易后悔,毕竟女人付出更多嘛。可数据显示,这个差异没那么明显。爸爸妈妈都会后悔,只不过后悔的点不太一样罢了。
再看看另一边的情况。那些70岁以上没孩子的老人,为啥不后悔呢?关键在于两个字——规划。这些人可不是稀里糊涂地不要孩子,他们早就想清楚了。提前规划养老,定期锻炼身体,买各种保险,把未来几十年的事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美国那边有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旧金山这种地方,高龄产妇特别多。为啥?因为很多人到了四十来岁,突然觉得不生孩子会后悔,赶紧抓住最后的机会生一个。这跟那些压根没规划、纯粹因为没钱或者时机不对而没生孩子的人不一样。后者往往四十岁左右就开始后悔了,可那会儿想生也来不及了。
这里头有个很重要的区别: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主动选择不要孩子的人,他们想得很清楚,做好了各种准备。被动不要孩子的人,其实心里是想要的,只是条件不允许。这两种人到老了,心态能一样吗?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不生孩子本质上是一笔长期投资。你投入时间、金钱、精力,回报是什么?亲情?养老保障?人生意义?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问题是,现在这笔投资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回报却越来越不确定。
欧洲的情况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欧盟人口总量虽然突破了4.5亿,创了历史新高,可2024年人口自然减少了126万。啥意思?死的人比生的人多。而且这已经连续4年了。欧洲多个国家生育率低得吓人,人口自然更替严重不足,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联合国人口基金调查了14个国家,发现近20%的育龄人口因为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没法生理想数量的孩子。韩国这个比例高达58%,就连福利挺好的瑞典,也有19%的人因为这个原因放弃生育。
这说明啥?说明生孩子这事儿,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了,它跟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政府再怎么鼓励生育,老百姓一算账,还是觉得养不起,那也没辙。
那到底该咋办呢?不管你选择生还是不生,关键是要提前想清楚,做好规划。
如果你想生孩子,得掂量掂量这几样:钱够不够?心理准备好没有?工作怎么安排?德国那个研究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财务状况好、教育水平高的人,后悔风险低。这不是势利,是实实在在的保护因素。别等孩子生下来了,才发现钱不够、时间不够、耐心也不够,那就晚了。
如果你不打算要孩子,也得好好规划。那些老了不后悔的丁克,人家把养孩子的钱都用在刀刃上了。投资理财、健康管理、社交网络,一样都不能少。别到老了孤零零一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那会儿后悔也来不及了。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社会支持。有研究说得好:“后悔不是养育失败的标志,而是社会支持系统失效的警报。”你想啊,要是托儿所便宜又方便,产假长还有工资,医疗教育不用愁,谁还会后悔生孩子?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父母完全靠自己硬撑,没有外援,能不后悔吗?
说到底,生不生孩子就像扔硬币,正反两面都有风险。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你选哪一面,而在于你压根没想清楚就跟风做选择,或者选了之后没做相应的规划。
德国那11%坦白说后悔的父母,他们至少诚实。比起那些明明后悔却不敢说出口的人,他们的勇气值得尊重。这种后悔不光是个人问题,更反映出社会支持体系的不足。
现在生育率一直往下掉,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得为这两种选择创造更宽容、更友好的环境。生了孩子的,别让他们孤军奋战;不生孩子的,也别歧视人家。每个新生命都该被期待着来到世上,每个选择不要孩子的人也不该被指指点点。
最后问你一句: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做同样的决定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不管生了还是没生的,都说说真心话。
最新资讯
- 2025-11-23银行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农民的钱袋子该怎么守才安全
- 2025-11-23华升股份(SH600156):从纺织根基到多元发展的国企转型之路
- 2025-11-23A股顶级龙头股,毛利率高达91%,32家印钞机企业利润再升
- 2025-11-23杨幂的“获奖感言”引发热议,秦海璐的点评,终于有人佩服了!
- 2025-11-23女演员的气质对决,40岁童瑶与42岁蒋欣,同框差距藏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