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若俄继续偏袒中国,印度将深化与美国合作,制衡中俄联盟

印度,这个在世界舞台上玩转平衡术的老手,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平。它在全球大国之间跳舞,外交策略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如今这国际局势下,更是考验重重。

最近印度媒体就坐不住了,眼瞅着俄罗斯跟中国越走越近,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这事儿啊,可把印度外交政策深藏的那些挑战,全都给抖出来了。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印度怎么一边费力维护着老交情,一边又得硬着头皮应对地区挑战,还得四处撒网找新伙伴。这一连串的盘算和动作,正在重新定义印度在全球的站位。

老伙计,心生嫌隙

想当年,印度军队对俄制武器那叫一个情有独钟,简直就是两国友谊的“铁证”。可如今,这份依赖正悄悄变淡,老哥俩的军事合作,也开始出现裂痕了。

就拿2018年那笔大单来说吧,印度豪掷54.3亿美元,从俄罗斯买了五个营的S-400防空系统。按理说,这批宝贝2020年就该送到位。

可结果呢?拖拖拉拉,直到2021年底才陆续到货,搞不好得等到2025年,甚至更晚才能全部交付。这效率,简直让人抓狂。

印度嘴上说,是俄乌冲突拖累了俄罗斯的生产。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更深层的原因,是俄罗斯把中国排在了前面。

同样是S-400,中国2018年花了大概30亿美元,买了六个营。结果呢,第一批系统2018年初就麻溜地到位了,2019年更是全套收货。

俄罗斯卖武器给中国,不仅价格更划算,交货速度也快得多。这让印度心里很不痛快。毕竟,中国市场大,还能帮俄罗斯绕开西方的制裁。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一爆发,印度急得跳脚,盼着S-400能赶紧来救急。可俄罗斯呢,直接拒绝了印度加速交付的请求,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印度吃了瘪。

油水不减,关系还缠

话虽如此,印度跟俄罗斯在能源这块儿,关系还是剪不断理还乱。2022年3月以来,印度可没少从俄罗斯手里淘廉价石油。

每个月几百万桶的便宜油,一边给俄罗斯解了燃眉之急,另一边也让印度省下了一大笔能源进口开销,这买卖,划算得很。

尽管美国那边施压不断,俄罗斯还是拍着胸脯,说会继续给印度供油,还给出了5-7%的折扣,甚至推动用本币结算,拼命想维系住两国的经济纽带。

预计到2025年,印俄贸易额能达到687亿美元,能源合作依旧是大头。除此之外,印度还在继续从俄罗斯购买苏-30的升级包。

两国间的核能合作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7月,莫迪总理还特意跑了一趟莫斯科,跟俄罗斯讨论能源和国防合作,力推本币贸易。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计划在2025年底访问印度,莫迪也会去参加喀山峰会。这些来来往往,都说明两国关系虽然有摩擦,但还在努力维系着。

不过,历史的影子总挥之不去。当年苏联解体后,印度曾以低价偿还卢布债务,这事儿俄罗斯可一直记在心里,没准儿就影响了它对印度的态度。

俄罗斯在战略选择上,那是相当务实。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西方制裁后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自然而然就成了俄罗斯的“座上宾”。

大洋彼岸,抛来媚眼

老朋友那边出了岔子,印度也没闲着。它正积极拉拢美国,寻求从美国采购更多武器,打算一步步摆脱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

最近,印度跟美国签了技术转移协议,还加强了联合军事演习,这可是两国国防关系升级的明显信号。

印度防长和美方高层在华盛顿开了会,进一步夯实了双边防务合作的基石。这架势,是要抱紧美国大腿了。

美国呢,也乐得把印度拉进“四方安全对话”(Quad),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印太地区给中国找点麻烦。印度,成了美国印太战略里的一枚关键棋子。

印度加入Quad后,跟美、日、澳的联合军演越来越多,它在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分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美国把印度看成是遏制中国的重要伙伴,还看中了它那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能发挥的作用。

特朗普来了,油钱咋办?

可华盛顿的压力,也跟着来了。如果2025年,特朗普政府再次入主白宫,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征收高额关税,那美印之间可就得擦枪走火了。

美国财长和特朗普之前就公开指责过印度买俄油是在“资助俄罗斯打仗”,可印度硬气得很,坚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国家利益。

印度还反唇相讥,说美国自己不也从俄罗斯买铀和钯金吗?这让美方的指责,听起来多少有点双标。

波音飞船出故障,里面牵扯到印度零部件的问题,也暴露出美印合作中可能遇到的磕磕绊绊,并不是一帆风顺。

美国嘴上夸印度是“民主国家”,私下里却觉得它外交政策反复无常,这反映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那复杂多变的形象。

印度在乌克兰冲突中的立场,也把它的外交灵活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一开始不谴责俄罗斯,到G20宣言里提到乌克兰领土完整。

莫迪总理今年7月刚访问完莫斯科,8月就掉头去了基辅,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拥抱,还探讨了和平峰会。这左右逢源的本事,玩得是炉火纯青。

北方阴影,步步紧逼

俄罗斯和中国那“无上限”的伙伴关系,尤其是在欧亚大陆上的战略联手,让印度感觉自己的战略价值被削弱了。

印度担心,中俄走得太近,可能会加剧它边境上的安全压力,更怕俄罗斯在关键时刻会偏袒中国,这简直是给它的地区安全出难题。

今年5月普京访华那会儿,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公开批评美国“双重遏制”中俄,这无疑是坐实了印度的担忧。

中国外长王毅访俄时也说了,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接近或相似”,这下可把印度对中俄联盟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点。

印度和中国之间那持续不断的边境摩擦,让印度觉得自己在印太地区可能面临更大的战略困境,地区影响力也跟着被挤压。

要是俄罗斯真的一边倒偏向中国,那印度就不得不去寻求更强的外部平衡力量了,说白了,就是得更深地跟美国合作,才能维护住自己的利益。

美国把印度当成印太战略里的一颗重要棋子,指望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这可是美国拉拢印度的主要算盘。

可美国对中国的策略,跟对印度的却不一样。比如,美国就没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征收重税。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手握稀土等筹码,美国不想因此引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印度也从中看出了美方策略的复杂性和选择性。

玩转外交,有底线吗?

印度外交的核心,就是把国家利益最大化。它对普京发出的那些“警告”,其实就是在试探俄罗斯的底线,争取一个平等的待遇。

印度在国际上老是被人看轻,就因为它外交立场灵活多变,缺乏稳定性和主导权,这让它的大国形象多少有点“掉价”。

俄罗斯不太可能轻易改变它对中国的优先策略,因为中国是它最大的战略后盾,也是它规避西方制裁的关键“救命稻草”。

尽管印度经济增速喜人,达到了7%,但在外交上,它更多时候还是在周旋,而不是真正的主导者,还没能完全掌控国际议程。

美国表面上夸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私下里却嫌它反复无常,这反映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复杂形象和它面临的挑战。

笔者以为

如果俄罗斯继续偏向中国,印度加强跟美国的合作,那将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是印度在复杂国际局势下,为了平衡自身战略利益,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但印度不太可能完全站队美国,它还会继续保持战略灵活性,所有的外交行动,都将以国家利益为最核心的导向。

印度的大国梦,最终还得靠自身实力的提升和稳定的外交策略,而不是单纯在大国之间玩转平衡术,才能真正实现。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