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毛主席为何对他说:你只能算半个中国人

1955年秋天,为了给那些为中国革命成功和新中国建立立下大功的将领们发奖,我军首次搞了个大授勋仪式。这次授勋主要是看资历深浅、官职大小和打胜仗的贡献,按这些条件,选出了上千位开国功臣。那时候,徐海东因为生病已经休息了好几年,也没参加解放战争,所以战功上有点吃亏。在准备授勋的时候,他的名字原本没在大将的候选名单里。

但是,毛主席还是决定给徐海东大将军的衔头,并且在十大将军里,他只排在粟裕后面,是第二名呢。这到底是为啥呢?就是因为徐海东对中国革命贡献特别大。记得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走到陕北时,天气冷得要命,好多战士还穿着单衣服。为了赶紧让大家暖和起来,得赶紧做棉衣,可那时候红一方面军全部的钱加起来才一千块大洋。

七千多名官兵急需棉衣,可一千块大洋远远不够,这可愁坏了大家。这时,毛主席想到了徐海东。红25军比咱们早到陕北,跟陕北红军合成了红15军团,还在崂山、榆林桥打了两场漂亮仗,毛主席琢磨着他们手头该有点钱,便打算找徐海东帮帮忙。他叫来后勤部长杨至成,说:“我看徐海东那边可能比咱们宽裕点,咱们就做个‘穷人找穷人借钱’的事儿,先把这火烧眉毛的问题给解决了!”

一般来说,要是中央红军碰到了难题,红15军团应当出手帮忙才对,毕竟大家都是军委管的。可毛主席为啥要用“借”这个词呢?原因在于红15军团主要是红25军组成的,红25军又是四方面军的部下,就连徐海东将军也是从四方面军出来的。懋功会师后,张国焘觉得自己人多势众,老想找中央要更大的权力,就算当上了红军总政委还不知足,还想硬拉着中央红军跟他一起往南走。

往南走想跟刘湘抢地方,张国焘还喊出了“攻进成都吃白米饭”的响亮话,这话直接惹毛了四川的那些军阀大佬。刘湘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肯定会跟红军拼个你死我活。红军后面没支援,又要跟人多势众的川军打,结果不言而喻,所以毛主席说往南走就是条死路。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分开走,毛主席带着中央红军往北,张国焘则带着八万多红四方面军的人往南去了。

走到卓木碉那儿,张国焘干了件离谱的事儿,他居然自己搞了个“中央”,这可是个大错。后来,四方面军和川军在百丈关大战了一场,结果输了,只能退到川康地区。就算这样,张国焘还是不想往北走。说到徐海东,他是四方面军的将领,和毛主席没什么太多交道,毛主席也不了解他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他和张国焘关系到底铁不铁。

因为有所顾虑,毛主席就给徐海东写了张条子,打算找他借2500块大洋,好给红一方面军的战士们做冬衣。杨至成出发前,毛主席还特别交代:“你去的时候,千万别让海东同志为难啊!”没想到,杨至成一说这事儿,徐海东立马就拿出了5000块大洋给中央红军,要知道那时候红15军团总共才7000块大洋呢。

比起张国焘,徐海东的行为就像是及时雨。多年后,毛主席还经常提起这事,在一次干部聚会上,他满怀感激地说:“记得在陕北那段最苦的日子,多亏了海东同志给的五千大洋,那钱对革命可真是大救星啊!”再说徐海东,在红军和八路军刚开始那会儿,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他后来因为生病休息,解放战争都没能参加,但毛主席还是决定给他大将军的荣誉。

那为啥毛主席会跟徐海东开玩笑,说他只能算半个中国心的人呢?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陕北的红军主力就变成了八路军,徐海东当上了115师344旅的旅长。他带着队伍,一次次跟日伪军拼死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这紧张的打仗生活,也让徐海东的身体吃不消了,以前的旧伤又开始折磨他。

红25军在长征路上走到庾家河时,和敌人狠狠打了一仗。徐海东亲自上前线指挥,结果受了重伤,一颗子弹从他的左眼底下穿进去,从脖子后面飞了出来。虽然钱信忠赶紧给他治疗,但徐海东的喉咙被血和痰堵得满满的,呼吸都困难,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时,周东屏用嘴一点点把堵在徐海东喉咙里的血块和痰吸出来,这才救了他一命。后来,周东屏还成了徐海东的妻子。

1938年8月份,徐海东在华北战场上病倒了,这事儿让毛主席很挂心,赶紧让他回延安去养病。等身体好一些了,徐海东就去了马列学院继续学习。有一回,毛主席亲自到马列学院去上课,课间休息的时候,他特意找徐海东聊了聊,还一块儿散了散步。边走边聊,毛主席就问徐海东:“海东啊,你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红楼梦》这些书没?”

徐海东不假思索,诚恳地答道:“我听过别人聊《三国》和《水浒》,挺喜欢那些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但听说《红楼梦》里净是讲丫鬟、太太那些事儿,尽是些卿卿我我的,没啥意思,听着就提不起劲,还读它干啥呢?”毛主席听完,笑着对他说:“海东啊,你这么说,只能算半个中国人了。这三本书,不读上两遍,都不算真正了解咱中国人。特别是《红楼梦》,它可不是光讲小姐丫鬟卿卿我我的,里头学问大着呢,有机会你可得多读几遍!”

徐海东把毛主席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一年后他又回到了战场上,当上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指挥官,还兼任四支队的司令。不打仗的时候,徐海东就找来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来读。前两本书他看得津津有味,很快就翻了两遍。可是一翻开《红楼梦》,他却怎么也读不进去。

徐海东特别有韧劲,他牢记毛主席的话,硬着头皮一页页死磕,总算是把《红楼梦》给啃下来了。老婆周东屏问他看了有啥感想,徐海东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他又连着看了两遍,这才琢磨出毛主席的深意。原来这书表面上看是讲些男女情长,其实说的是一个王朝的兴衰,里头藏着大学问呢。

明白了这个道理,徐海东心里乐开了花,就像赢了一场大战似的。到了1943年冬天,徐海东又在战场上病倒了,而且病得很厉害。毛主席知道后,立刻发来电报,让他:“好好休息,别管外面天塌不塌!”徐海东被毛主席的关怀深深打动,但因为病情实在太重,他只能离开前线,回到延安去养病。

毛主席再忙也抽空来看望徐海东。徐海东一见到毛主席,乐呵呵地说:“主席,我现在总算是个完完整整的中国汉子了!”接着,他就聊起了读《红楼梦》的心得。毛主席望着病床上的徐海东,心里既高兴又难过,不住地让他好好休息。可惜徐海东病情太重,再也没能回到战场,这对一位战将真是挺让人惋惜的。虽然他错过了整个解放战争,但因为他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还是决定给他大将军衔,而且排在了陈赓前面,是第二位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