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块,我劝你别轻易买车!这5个扎心真相,能让你避开“买得起养不起”的大坑

月薪5000,贷款买辆20万的车,每月车贷加养车就要花掉2500块。意味你一半的收入都交给了四个轮子,剩下的钱连朋友聚餐都得掂量再三。这不是在买车,是在请回一个吞钱的“祖宗”。

通勤每天上下班堵得水泄不通,一辆4.6米以上的车,在老小区找车位能让你急出满头汗。车身短一点,排量小一点,反而更自在。

市区通勤半径5公里内,1.0T或者混动车型是优选,低速平稳还省油,车长控制在4.4米以内,别人还在车位里揉库,你一把就能停进去。通勤超过15公里,高速跑得多,那得看1.5T的动力,小排量高速上超车真可能使不上劲。关键得看车主实测的高速油耗,1.5T车型跑高速百公里6到7个油,比2.0T一年能省下小一千块油钱。

真正烧钱的是市区拥堵路况下的实际油耗,10万块的家用车,日系混动市区百公里大概4.5到5.5升,国产燃油车要到6.5到7.5升。看着只差1升油,一年跑一万五千公里,按8块钱的油价算,一年就是1200块的差距。这钱够你给车买好几年保险了。

买车那会儿光盯着首付和月供,后面养车的无底洞才吓人,你得先划条线,每月养车的钱别超过你工资的15%。月薪6000,养车费用最好压在900以内。这么算每天市区开15公里,燃油车一年油费5000左右,混动车能降到2000。保险不能省,交强险加三百万三者险再加车损险,一年4000块跑不掉。保养维修也得预留,燃油车一年保养1200,混动800,最好再留1000块应急。这账一算清楚,你就知道该挑什么车了。

选那些满大街都能看见的车,像轩逸,朗逸,帝豪,配件随便找个修理店都能搞定,换个前保险杠八百到一千二。你要买个冷门车,同样的事故,修起来可能两千往上走,零件还得等上一两个星期。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尽量别碰,电动尾门,全景天窗,坏一次修起来肉疼,电动尾门修一下就得1500,对上下班通勤来说纯属摆设。

同样十万块买的车,三年后一个还能卖六万,一个只值五万,里外里差出一万块。这相当于你每年多花两千块养车。保值率看三点,品牌硬不硬,街上跑得多不多,是烧油还是用电。

丰田,本田,大众这些主流合资品牌,还有吉利,比亚迪这些头部国产品牌,三年保值率普遍能在55%到65%。满大街都是的车,二手车商收起来痛快,也不容易压价。同价位里,燃油车通常比混动保值,混动又比纯电强,纯电车电池衰减是个坎,三年后保值率往往掉到50%以下。

车里那块比iPad还大的屏幕,还有一年开不了几次的全景天窗,真没必要多花钱。买车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些配置不能省,ESP车身稳定系统,倒车影像和雷达,起码四个安全气囊,这是保命的底线。自动空调,定速巡航,座椅高低调节,足够多的USB充电口,这些才是实打实提升开车幸福感的东西。超大中控屏超过10寸就有点浪费了,导航用手机更方便。全景天窗在城里根本看不了星星,时间长了还有漏水的风险。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