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太快!美专家:打伊朗对中国百利无害,美国别再瞎搞!
在2025年7月的全球动荡中,中东紧张局势牵动着国际神经,美国与伊朗的对峙引发广泛担忧。
美国国防专家亚当·加拉格尔曾尖锐指出:“若美国对伊朗开战,将完全有利于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绝不能再犯战略错误。”
这一预警并非空谈,而是基于加拉格尔数十年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深刻洞察。
他曾在五角大楼担任政策顾问,专注于中东和亚太地区事务,并于《国家利益》发表权威分析。
加拉格尔的职业生涯充满波折,尤其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因质疑资源分配争议而遭遇阻力,但基于数据的严谨判断让他赢得智库圈声誉。
他的核心逻辑在于:伊朗问题虽棘手,但中国才是美国真正的战略对手;过度聚焦中东将分散美国在亚太的精锐力量,创造中国趁机扩张的空间。
2024年美国向中东增兵以应对红海危机时,亚太航母巡航锐减,这印证了加拉格尔的预见。
根据美国和平研究所报告,中东冲突会显著削弱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而中国正利用这一空隙强化区域控制力。
加拉格尔的观点饱含人性关怀,他强调决策者必须考虑战争对普通士兵和纳税人的沉重负担,例如伊拉克战争耗费超4万亿美元,耗时8年,留下的是动荡而非和平。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财政赤字达3万亿美元,国债总额超35万亿,若对伊朗开战,经济压力将雪上加霜。
伊朗人口超9000万,军事力量60万以上,加之山地地形和城市密集分布,战争可能演变为持久消耗,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预估成本超5万亿美元。
“中东战争的代价不仅是资源流失,更是长远战略机遇的丧失。”
加拉格尔如是说,强调美国需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的崛起速度令全球刮目相看,这为加拉格尔警告提供了现实支撑。
经济方面,2023年中国GDP突破18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数据),占全球经济近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30年将接近20%。
“一带一路”倡议连接140多国,2023年贸易额超10万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为全球供应链注入韧劲。
军事领域,中国海军舰艇总数达360艘(2023年数据),超越美国的290艘;山东舰和福建舰服役彰显技术飞跃,东风-41导弹射程1.2万公里,对亚太构成战略压力。
科技领域,中国5G领先全球,2023年高科技出口额1.2万亿美元,芯片自给率从20%提升至50%;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突破巩固竞争优势。
外交上,中国作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2024年占比15%),在亚投行和金砖机制中扩大影响力,2023年成功调解沙伊冲突,体现中东斡旋能力。
这一切勾勒出中国的综合实力图谱。
美国若深陷伊朗战争,中国的获益将体现于多维度。
亚太战略真空下,2024年解放军绕台演习增至20余次(中国国防部数据),南海岛礁建设加速。
经济上,2023年中伊贸易达300亿美元,战争可能压低伊朗石油价,中国可借机扩大进口和出口填补供应链缺口,推高全球份额。
外交上,中国调解中东冲突的经验(如沙伊和解)可进一步扩大国际支持,削弱美国威信。
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全球30%石油运输通道),一旦海峡受阻,油价或飙至每桶150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2023年预警),引发全球通胀,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巨头,能缓冲冲击。
美国盟友的犹豫加深裂痕,2024年大选后两党内斗加剧,民意信任度新低,战争可能让美国陷入孤立。
加拉格尔分析道:“战争不仅是金钱和生命的消耗,更是亚太制衡窗口的关闭。”
伊朗的转向印证了中国外交优势。
2025年6月,马汉航空恢复中伊客运航班(上海往返马什哈德等航线),体现伊朗在安全危机中信赖中国合作。
这与美国困境形成反差——美国不敢随便对伊朗动武(中东风险过高),中国却提供替代方案。
美国若一意孤行,中国在科技和贸易上将持续受益。
历史教训触目惊心: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代价沉重,加拉格尔呼吁美国重新审视优先事项。
你是如何看待大国战略平衡的?
美国的下一步,聚焦中东还是亚太,将决定全球格局走向。
“决策者应跳出短期思维,着眼长远利益。”
加拉格尔的结论提醒世界:战争阴影下,最明智的选择或许是和平对话。
#换个角度看世界#
最新资讯
- 2025-07-18苏姿丰:真正塑造我职业生涯的,恰恰是那些“搞砸”的时刻
- 2025-07-18上门按摩靠谱吗?
- 2025-07-18气动夹爪VS电动夹爪:搬运应用,谁更智能可控?
- 2025-07-17凌晨三点,三个初中生偷开奔驰撞上护栏,43万损失谁买单?
- 2025-07-17医保终于办了一件良心事医保新规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