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私了不行,非要赔2000?”小事闹大的人,到底亏在哪
#美女#
“500私了不行,非要赔2000?”小事闹大的人,到底亏在哪?
昨天刷朋友圈,看到老同学发了一条动态:“今天真是开了眼,500块能解决的事,有人非要花2000块加一肚子气。”配图是医院缴费单和一副碎了的眼镜。我好奇私信问怎么回事,他给我讲了全程,听完真是哭笑不得。
事情是这样的:下午他步行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右转的车轻轻蹭到。人没事,但眼镜掉地上摔碎了镜片。他看车主态度还行,就说赔500块私了(毕竟那副眼镜买的时候八百多,用了两年折个价也合理)。没想到车主瞬间变脸,硬说他在讹钱,坚持要报警叫交警来评理。
等交警到了现场,查看记录仪后直接判定车主全责——转弯未礼让行人。听说我同学最初只要500私了,交警无奈摇头:“你现在想给500都晚了,得按正规流程走。”车主还不服气:“走流程就走流程,能多花几个钱?”
结果到了医院,医生听说这是交通事故,建议全面检查排除隐患。一套CT、彩超、血常规做下来,检查费就一千八。加上新配眼镜、误工费和交通费,车主最后掏了将近两千块。我同学说,看着对方转账时颤抖的手,真是又气又好笑。
这事让我想起上周今日头条热榜那个话题#为什么建议交通事故不要轻易私了#。下面一条高赞评论说得在理:“私了的最大风险是责任界定不清。万一事后发现内伤,私了协议可能让你维权无门。”
从车主的角度想,他可能一开始觉得500块太多,怀疑对方借题发挥。但这种“怕被坑”的心态,反而让他付出了更大代价。就像我同学说的:“如果他能好好说话,我可能300块也接受了。但他那种‘你要讹我’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想妥协。”
类似的情况其实不少见。去年我表弟骑电动车被撞,对方想给200块私了。表弟觉得没事就同意了,结果晚上腰疼得厉害,去医院查出软组织损伤,光治疗就花了1500。再联系对方,人家一句“我们已经私了了”就直接挂电话。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事故都要闹上医院。如果真是轻微擦碰,双方能心平气和协商最好。但关键在于:第一,责任方态度要好;第二,赔偿金额要合理;第三,最好留个书面协议或录音录像。
那位车主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协商变成了对抗。心理学上有个“逆火效应”——当人感到被攻击时,会更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他当时说句“哥们不好意思,你看300行不行”,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说到底,生活中很多矛盾升级,都是因为不肯“退一步”。500块和2000块之间,差的不仅是钱,更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配图说明:首图-破碎的眼镜特写;图2-医院缴费单;图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最新资讯
- 2025-11-24天津KYB-C3压力变送器 扩散硅液体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效验
- 2025-11-24眼光决定高度:从徐工到华为的选择之路
- 2025-11-24浏览器跳转微信小程序码方法有哪些?
- 2025-11-24识破主力陷阱!炒股老司机量价组合技巧,教你稳操股市胜券
- 2025-11-24买股不再被套最安全买入法竟如此简单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