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大使,俄罗斯说中国商品卖太多,我们市场被中国包圆了
“当着中国大使的面,俄罗斯工贸部长阿里哈诺夫直接摊牌:‘中国商品卖太多了!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8月喀山的‘中俄互利萌芽’论坛上。 俄方毫不客气地指出,过去三年中国汽车、手机疯狂涌入俄罗斯,甚至把本土车企逼到墙角。 今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暴跌9.1%,俄方能源出口收入缩水,却还要眼睁睁看着中国商品吃掉自家市场,边数着缩水的卢布,一边被‘中国制造’包了饺子,俄罗斯终于坐不住了。”
俄罗斯的抱怨不是空穴来风。 2025年1到7月,中俄贸易额1258亿美元,同比下滑8.1%,其中能源这个“压舱石”彻底哑火,俄对华石油出口量减少10%,液化天然气暴跌22.4%。
要知道,能源原本占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八成,这笔钱一少,国库立马吃紧。 可另一边,中国商品还在攻城略地。
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卖了106万辆,是墨西哥市场的两倍,硬生生把俄罗斯顶成中国汽车出口头号买家。 俄罗斯人自己都调侃:“买辆本土车? 先问问中国4S店答不答应!”
市场饱和的警报早就响了。 中国手机、电脑在俄市场份额突破60%,轻工品货架挤得针插不进。 俄本土车企最惨,市场份额从中企入场前的30%缩水到个位数。 就连俄罗斯工贸部长都公开承认:“再这么买下去,俄罗斯工厂全得改行卖中国配件。 ”
俄方急眼了,关税大刀直接砍向中国车。 2025年1月起,进口车关税暴涨30%,还点名三家中国品牌“质量不合格”。
明眼人都懂:这是逼着中企把生产线搬进俄罗斯。吉利、奇瑞反应最快,立刻在俄砸钱建厂,放话“本地零件采购率三年提到50%”。
但俄方要的不止这些,喀山论坛上,阿里哈诺夫当着中国大使的面开条件:“少卖货,多投资! 技术、工厂、核反应堆,我们都要。 ”
中方接招的方式很务实。 论坛才开完,“鞑靼斯坦中国企业投资促进中心”立刻挂牌,专帮中企在俄搞本地化。
比如绥芬河的木材厂,把俄方原木加工成高端绝缘纸,利润翻了三倍;东宁的木耳厂用俄木屑做出20种零食,直接塞进俄罗斯超市。 这些项目雇了10万俄籍员工,比喊一百句“友谊万岁”都实在。
能源合作也换了新打法。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2025年火力全开,一年输气380亿立方米,够1.3亿中国家庭用一年。
但俄方更看重“技术入股”,中国企业帮俄升级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把国产设备比例从15%拉到45%,顺带卖出50亿美元设备。
连核反应堆都成了合作项目:中俄合建的小型堆2030年就要投产,摆明了要用技术换市场。
跨境规则也在磨合。 中俄正筹建联合商事仲裁机构,专门处理两国企业扯皮官司。 直接搞“中俄联合科技园区”,主攻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
用俄专家的话说:“与其拦着中国货船,不如让他们把实验室搬过来。 ”
俄财政的算盘其实很现实。 2024年俄罗斯对华顺差只剩138亿美元,比两年前缩水一半。 一边是欧美制裁卡死能源外销,一边是中国商品赚走卢布,俄国库眼看要见底。
可投资环境却拖后腿——官僚盖章拖半年、铁路运力卡脖子,连俄媒都吐槽:“海关文件比《战争与和平》还厚,谁投资谁头疼。 ”
喀山论坛散场时,俄工贸部长撂下一句大实话:“卖货救不了俄罗斯。 ”中方大使的回应更微妙,当场宣布追加北极液化天然气三期合作。
这场面像极了过日子吵架的两口子:一个抱怨钱不够花,另一个转头往家里买了台新空调。 毕竟账可以重算,但冬天总要取暖。
最新资讯
- 2025-11-19冠军赛再爆冷!大藤沙月不惨败36岁老将又吞耻辱,已经131天无冠军了
- 2025-11-19令人感动!邵佳一年薪不足百万元,仅前任1/10,拿白菜价执教国足
- 2025-11-19全运会乒乓球:王楚钦抽到了下下签,两项与樊振东同区+提前交手
- 2025-11-19世体: 巴萨提交文件申请许可证, 可能在对阵阿拉维斯时重返诺坎普
- 2025-11-19姆巴佩400球里程碑放豪言: 至少再进400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