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强十五吨级直升机,尚未归属中国:直8L仅差一项短板

直-8L是我们国产中最大的一款直升机,它是在直-8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提升的。而直-8呢,是中国仿制的法国“超黄蜂”直升机。有句话说59炮塔吓人,但细看的话还能看到五对轮子,可是你瞧瞧直-8L,哪还能看到一点“超黄蜂”的影子?反倒让人觉得像欧洲第四代直升机EH-101,显得非常先进。中国军工的改装水平,那可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和以前的直-8系列相比,直-8L最大的变化就是把机身给加宽了,看着特别结实。你问为什么要加宽?主要是为了能装得下我们那“山猫”全地形车,这样才能成了空中冲击的运输主力。过去的直-8系列,机舱宽度只有1.9米,“山猫”车根本装不进去,只能用外挂的办法运输,可这外挂不光麻烦,还挺危险,速度也慢,容易遭到攻击。至于直-8L,他把机身宽度扩到差不多2.5米,地板宽度也达到了2.3米,“山猫”全地形车能轻轻松松开进去。

以前的直-8不仅机身窄,油箱还放在机舱里,空间就特别紧凑。改良版的直-8L,把油箱移到了机身两侧的两个流线型短舱里,短舱后面还安排了起落架舱和设备舱,前面三分之二都是燃油舱。这样一来,不光燃油容量大了不少,飞机能飞得更远,还把机舱地板离地的高度给降低了。以前直-8的舱内地板几乎到肩膀高,要登机得爬梯子,挺麻烦的。现在直-8L的地板到腰部高度,用舱门口的踏板一踩,几步就上去了,安全又方便,离机也更迅速。

除了机身变宽,直-8L还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比如它的桨叶,采用了复合材料,既轻又坚固;它的桨毂,是球形柔性桨毂,比传统的金属铰接结构要简单很多,抗拉耐扭,使用寿命延长了3到5倍,振动减少了40%,噪音也更低,坐久了不会那么累;它的操纵系统采用了数字电传技术,在恶劣天气下飞行更稳,悬停更精准,这对保证机降安全可是关键。

可以说,直-8L的技术水平基本对上了15吨级别直升机的标杆EH101,唯一有点差距的地方大概就是发动机啦。直-8L用的是3台涡轴-6C发动机,属于涡轴-6的改良版本,而这个涡轴-6可是仿制超黄蜂的透博梅卡发动机,技术起步有点早,是六十年代的老技术,还是第一代单转子涡轴的那种。

大家都知道,涡扇发动机双转子比单转子更优,涡轴也是一样,单转子容易费油,可靠性差,还得靠减速器来保证,早年我们仿制的涡轴-6就不太成熟,不光功率比原型低,可靠性和寿命也缩短了。导致直-8刚定型的十多年里,只生产了45架,而且勉强够用,根本上不了高原。其实,不光是发动机的问题,直-8的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难度也远远超出当时中国的水平。直-8从1976年开始仿制,一直到1994年才正式定型,性能还没完全成熟。后来引进加拿大的PT-6发动机,直-8才开始大规模生产。经过改进后的涡轴-6C性能终于提上来了,所以直-8系列又用回了国产发动机。

涡轴-6C相比之前的型号,功率大幅度提升,单台达到了1300KW,寿命也更长,还更加省油,而且针对高原环境做了优化,海拔4000米还能保持85%的输出功率,胜任高原地区的运输任务。不过说到底,单转子再强也还是单转子,就像法国车一样,无论扭力梁多牛,那还是扭力梁。涡轴-6C受到法国原始设计的限制,潜力基本被掏空,要想让直-8L的性能再上一层楼,得换双转子发动机才行。如果直-8L换上三台直-20的涡轴-10,功率能冲到4800KW,那就把最后的短板补齐了,完全可以跟欧洲的EH101一拼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