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亚美尼亚:外高加索战火重燃

2025年8月,埃里温的街头飘着细雨。

一位白发苍苍的亚美尼亚老人站在苏联时代建造的公寓窗前,手指颤抖地摩挲着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里,他的祖父穿着沙俄军装,身后是飘扬的双头鹰旗帜。

"爷爷当年说,跟着莫斯科走,至少能活命..."老人喃喃自语,窗外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总理帕希尼扬签署新协议的新闻画面。

这个人口不足三百万的小国正在经历独立以来最戏剧性的转变。帕希尼扬政府最近的动作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先是单方面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接着全盘接受阿塞拜疆提出的所有条件,现在又准备把南部边境的大片土地租给美国公司99年。埃里温大学政治学教授瓦尔达尼扬在咖啡厅里边搅拌方糖边说:"这就像把自家大门的钥匙交给陌生人,还附赠了卧室的备用钥匙。"

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公司的回归让整个高加索地区都绷紧了神经。这家市值超过苹果公司的能源巨鳄,最近和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签下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在巴库的签约仪式上,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的嘴角始终挂着志得意满的微笑,而远在安卡拉的埃尔多安却取消了原定的度假计划。熟悉内情的能源分析师李敏浩指出:"这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美国人二十年前被挤出去,现在带着更雄厚的资本杀回来了。"

被当地人戏称为"特朗普走廊"的赞格祖尔通道项目尤其耐人寻味。表面看这只是条连接阿塞拜疆本土和纳希切万飞地的公路,但细看条款就会发现猫腻。按照协议,这条走廊两侧各11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将由美国公司长期租赁,安保工作交给著名的私营军事承包商"三叶伞"。曾在伊拉克为这家公司工作过的前雇佣兵王磊透露:"他们的标准操作是先修路,再驻军,最后变成事实上的治外法权区。"德黑兰大学的地缘政治专家法尔哈迪警告说,这条走廊建成后,伊朗通往高加索的传统通道将被彻底封死。

最让人揪心的是亚美尼亚普通民众的茫然无措。在埃里温的菜市场,卖水果的老板娘苏珊娜一边给顾客称重一边叹气:"我儿子在俄罗斯打工,现在回国的路费都涨了三倍。"她的摊位上挂着褪色的亚美尼亚国旗,旗杆上缠着黑纱——这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沦陷后民众自发的哀悼标志。出租车司机阿图尔的说法更直接:"我们总理像个赌徒,把祖传的房子抵押给高利贷,还觉得自己能翻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15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种族灭绝时,是沙俄军队打开了逃生通道。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动荡岁月里,俄罗斯驻军保障了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如今在埃里温的咖啡馆里,年轻人们争论着该不该相信美国人的承诺,而老人们则默默翻着泛黑的旧相册。国际关系学者张维为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走钢丝,最怕的不是站错队,而是以为自己有选择。"

亚美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讲解员正在为游客指着一幅古地图讲解:"这里是我们祖先生活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窗外,建筑工人正在拆除苏联时代的纪念碑,准备为新的美国连锁快餐店腾出地方。或许再过不久,亚美尼亚的孩子会以为"三叶伞"是他们国旗上的新图案,而祖辈们用鲜血捍卫的主权,最终变成跨国公司账本上的一行租赁费用。

当帕希尼扬在电视上笑容满面地宣布"新时代的和平协议"时,不知道他是否注意到,签字笔的墨水颜色,恰似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馆里永不熄灭的长明灯。这个曾经在奥斯曼屠刀下幸存下来的民族,如今正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另一群带着合同而来的陌生人。只是这一次,他们失去的或许不是生命,而是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

最新资讯